特首梁振英第一份《施政報告》令人大跌眼鏡。市場本來引頸以待,究竟梁特首如何做實事搞好房屋問題,結果他只將一大堆舊資料重新包裝上碟,希望透過展現一幅美麗的遠景圖畫,令市民相信未來供應充裕,樓市自會平穩發展。

由於梁振英在短期房屋供應方面未能提出有效解決措施,樓市即時被撻着,發展商群起趁機散貨之餘,二手業主亦即時行動,反價及封盤之聲此起彼落。

不少市民期望梁振英有所作為,能令樓價回落幫助自己置業,得悉報告內容後如夢初醒,深覺「被搵笨」,於是縱然財力較勉強,亦飛撲入市,因擔心再等下去,最終一世都要做無殼蝸牛,搶樓瘋重現,新高破頂成交陸續有來。

 

「解決房屋問題,是本屆政府的首要任務。」梁振英上周三在立法會宣讀首份《施政報告》,開宗明義要處理好房屋問題。然而,花了兩個多小時,屬「重中之重」的房屋政策,結果只是炒冷飯,非但把過去已公布的重搬過來,甚至連前特首曾蔭權的《施政報告》內部分措施,都照抄如儀,了無新意,難怪被各方批評。

梁振英一直表示有能力增加土地供應,能協助市民置業,但一份施政報告卻將他的底牌暴露無遺;市場最關心的增加短期供應方案,竟然付之闕如。

地政總署前署長劉勵超踢爆施政報告的房屋供應數字水分多。

短中期供應有水分

梁振英的房策思維,說穿了就是藉長遠供應,去安撫上車無望的市民。不過,這些所謂供應,最終能否落實頗教人懷疑,所謂中短期供應數目,看清楚也是數字遊戲。

梁振英提出十項短中期措施中,強調單是其中七項已可提供十二萬八千七百個單位,但其實這些都是屬於舊政策延續,他只是更新進度及披露較具體數字。如西鐵錦上路站及八鄉維修中心項目,去年初已預計最快一四年可分批推出。至於釋放六十公頃工業地的措施,更在曾蔭權年代的《施政報告》中提及。

特首十招中短期增加土地方案中,包括將部分已荒廢綠化地轉作住宅用途。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陳超國直言﹕「聽起來好似足夠,不過特首完全無講清楚,這十二萬餘伙能否在五、六年內供應市場。我擔心政府甚至未必能夠做到每年兩萬伙私樓供應的目標。」

任職發展商多年的資深測量師、金匯集團董事曾沛源也認同,根據過去十五年數字看,每年起碼要二萬至二萬五千伙的私樓供應,「每年兩萬只是基本要求,現在看來連基本要求也達不到。」

地政總署前署長劉勵超更向傳媒踢爆梁振英的十二萬八千七百個供應中,許多地皮都未完成改劃申請審批、公眾諮詢及環評等步驟,根本沒有完成時間表,難以預料何時能變成「熟地」以供發展之用。

施政報告未有提出壓抑樓價新招,反而成為代理催促買家入市的藉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vb4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