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捷/新地

兩間公司都在動盪的大跌市中公佈了截至2011年6月30日止的全年業績。而以思捷(330)來說,更背負著歐洲方面的不確定因素。

思捷終於承認,其品牌在過去數年逐漸失去靈魂,決定進行一連串的改革重新振作。

公司打算在未來四年投資180億元、退出美國/加拿大市場,並關閉額外80間虧損的店舖(65間在歐洲,15間在亞洲)。此外,亦會把採購集中在德國的新採購中心內,退出無利可圖的地區,以集中精力於有潛力的市場,推動盈利再次增長。

能否成功?管理層似乎已下定決心要做對品牌正確的事。在目前低迷的市況中,此舉可謂大膽,但有可能奏效。公司犯錯在所難免,重要的是能夠認出錯誤,並作出適當的相應行動。

資產負債表有所惡化但仍然健康;淨現金在扣除14億元資本開支及分派20億元股息後,仍有27億元;末期股息欠奉。所以27億元,加上2012年來自經營業務產生的現金約40億元,再扣除30億元資本開支及10億元派息,現金水平將會相若。所以直到2015年,假設控制成本的措施奏效,公司將不必額外借貸,亦能承擔180億元的資金需要,以重建一間更有活力及更吸引人的企業。這就是思捷目前的實力。

零售增長7%,批發則下跌7%,總營業額340億元與2010年相若。如果不計算因資產減值及關閉店舖作出的一次性撥備,淨利潤應為24億元,較去年的34億元下跌30%,主因是毛利率下跌0.7%至54%,並且經營成本增加5.5%。從數字來看,業務仍有一定的動力。

亞太區的銷售由佔總額14%增長至17%。中國/香港/澳門是當中的亮點,銷售額由28億元增加至38億元。儘管歐洲處於金融海嘯之中,主要市場德國只下跌3%至140億元,而北歐/瑞士則有所增長。意大利/西班牙/愛爾蘭/葡萄牙營業額合計5.5億元,佔總營業額1.6%。

退出北美,並關閉額外80間在歐洲及亞洲的店舖,會損失20億元的營業額,但同時會省回5億元的虧損。

預計困難的日子會持續一至兩年,但思捷不會就此玩完。公司的財政狀況仍然出色,管理層專注工作,而歐洲的危機不會永無止境。中國及亞太地區有理由在2015年中期業績貢獻三份之一營業額。

目前,投資者只著眼於負面消息之上,我不會責怪他們;但投資是一條雙線行車道。我們亦不應忽視正面因素,譬如節省成本、減少虧損、健康的財務狀況、強勁的銷售及專注的管理層。

如果你不同意,大可沽售。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不過我會犯險,守它5年。

新地(16)是截然不同的故事。

公司市值2600億元,相對盈利估值不高,租金收入穩定並持續增長、物業及股東價值上升。在目前的熊市中,錯誤將不會受到容忍。

然而,我看不到新地有何過犯,除了在好日子中讓成本有所失控,但相信很快便能自行修正。

我亦覺得以每股盈利大於8元,而負債比率只有18%來說,股息每股3.35元未免有點小氣。我認為起碼應有4元,而這說明董事們對來年市況有所保留。

今時不同往日,1997年前,新地的股價相對每股資產淨值可以有100%溢價。而今天公司的風險更低、又有一流的資產負債表、大量土地儲備,並在中港兩地興建住宅及商業大廈,但股價相對資產淨值卻有15%的折讓。如果我們重新估計其資產負債表裡約1000億元興建中物業的價值,折讓幅度將會更大。

預計租金收入將會按中港兩地的發展步伐繼續增長,但新加坡及香港的物業銷售則會放緩。假設成本可以減省,稅率保持正常,11/12年度每股盈利應至少與過去看齊。股東權益在10/11年度增長達430億元。如果10/11年度的每股盈利有55%增長,即使11/12年度的每股盈利只能保持相若水平,又有何不妥?企業並不是機械。

除非地產價格大跌,新地股價在12個月後低於現價的機會很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inglife 的頭像
    stinglife

    娛樂八掛大放送★

    sting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