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價值

這有別於「資產」價值,後者只是簡單地把公司的資產用市價重新估值,再減去它所有的負債。

內在價值,是指買家願意以較市價更高的價格支付某項資產(物業或其他)的額外價值。這個買家可能是太有錢而不問價的要把它買下來。又或者,他相信,這資產在他手上,會較在其他人手上更值錢。

就以物業資產為例,譬如香港的半島和曼谷的文華東方,土地以市價入賬,但其上的建築物則是按成本扣除折舊。這是奇怪的會計政策使然。結果是稀有珍貴的資產,會隨著年日消失於資產負債表上。價值是指一個買家願意花錢得到的東西,就像位於山頂的大宅,或是擁有無敵海景。

在商業世界裡,是品牌、客戶、分銷商,及其可持續性等;這些東西加起來,令一間企業的「內在價值」,可能比另一間相同的企業要高得多。有些人會為此支付巨額的費用,他們單純只是希望得到一個成長中的稀有品牌。金錢的考慮反而是其次。

有些人如卡洛斯(Carlos Slim)、巴菲特(Warren Buffett)及蓋茨(Bill Gates),可以為了得到珍寶而不問價。他們有的是錢,可以享受擁有珍寶的樂趣。

就以電視廣播(511)為例,它在香港幾乎是拿正牌印銀紙。此外,一如以往某些成功例子,它甚至可以利用自己的聲譽,輕易進入其他相關業務領域,相反其他人即可能要花巨額的金錢,才能製造另一個可與匹敵的經營模式。假如李嘉誠有意在香港擁有一間電視台,會花上天文數字的代價。金錢不是問題。或許對梅鐸亦如是?

由於企業或不會輕易被人收購或出售,其內在價值可能永不會變現。不過,對於你打算投資的公司,這是你應該努力找尋的東西。

一些公司,如太古(19)(87)、新地(16)、嘉里(683)、電視廣播、創料(669)、大酒店(45)、澳門的賭場、中國民航信息網絡(696)、置地、友邦(1299)、蒙牛(2319)、恒安(1044)、匯豐(5)、德昌電機(179)、瑞安(272)、康師傅(322)、青島啤(168)、旺旺(151)、濰柴動力(2338)、維他奶(345)、雨潤(1068)等,都有良好的品牌及/或物業,它們的內在價值要遠較資產負債表上的賬面值為高。品牌價值可以在一夜間消失於無形,一如思捷(330)和比亞廸(1211),不過,客觀上這其實有跡可尋。不要隨便地運用內在價值,行動之前要思考得十分小心。

歸根究底,建立品牌,推動品牌前進以爭奪更大的市場份額,及逐步滲入到其他市場等,背後是管理層的功夫。

不過,如果你擁有一間在物業及品牌上都有內在價值的公司,其突然觸礁的機會不會很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inglife 的頭像
    stinglife

    娛樂八掛大放送★

    sting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