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祝大家新年愉快

在評估公司的價值和未來前景時,投資者應該嘗試採用新的準則。謹記股市長線而言是一部量重機,而某些人亦會視它為一部短線的遊戲機。不過,估值和分析才是最終的依歸。

有好些值得注意的比率,譬如股本回報率(ROE)、已動用資本回報率(ROCE)、股息率、股價銷售比率(P/S)、資本溢利率、流動資產負債比率、債務股本比率、毛利與經營溢利率、現金流、存銷比率、債務銷售比率等,讓我們可從不同角度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財務狀況、自由現金流、資本開支水平、派息、股東回報、營運資本的管理等,這些都是重要的,但大都被忽視,今時今日的投資者似乎只會道聽塗說,人云亦云,將退休儲備亂灑。

行政總裁/主席的報告會告訴大家對公司未來的信心,並且採取甚麼步驟來改善銷售、盈利、產能、股東回報等。然而,即使近幾年在披露和公佈上已有所改善,但很多人都沒有理會這些資訊。為何在買入某公司的股票前要知道行政總裁說些甚麼?或是投資於某隻基金但不知道其經理是誰?很多人每天就是這樣做,並且後悔莫及。

比率如市盈率及盈利回報率可以作為往績的指引,因為盈利的波動往往會令它們變得沒有用處。此外,它們也不能預測未來的事。令我驚訝的是,很多投資者會說某股昂貴因市盈率「高」,或是便宜因市盈率「低」,但其實所指的只是過去的歷史而已。

股本回報率及已動用資本回報率是重要的,反映公司所賺取的回報(前者相對於股東資金,後者相對於股東資金加上借貸)。在利率為5%的情況下,比率持續地介乎15%至20%的話,會是大家想追求的。你會發現這些公司的市盈率偏高,但我不會迷戀市盈率,而你亦不一定應該這樣。

好公司會派發四至六成的純利為股息,並保留餘下的作為營運資本、償還債務、資本開支,不會超過純利的兩成,因為最佳的公司會維持使用高現金流來取得高回報。

毛利率讓我們能最清楚地看到,公司有否競爭優勢。毛利率超過50%的公司就是前者,而毛利率最低的通常是較波動的行業,大概10%至15%,留下少量的空間給行政開支,而銷售成為盈虧的唯一決定因素。經營溢利率考慮到行政及其他開支,看看公司是否控制著成本,包括寫字樓的開支、薪酬。可口可樂的淨經營溢利率為25%,思捷(330)僅低數點,現價絕對吸引。

資產負債比率、存銷比率、債務銷售比率、營運資本比率,讓人知道公司管理層控制資本和現金流的能力。我喜歡看到,公司產生的每股現金流能夠至少等於每股盈利,否則便有些問題。中移動(941)的每股現金流達每股盈利的兩倍,且被市場低估。

我喜歡股價銷售比率,在亞洲甚少聽到,因缺乏投資人才。若 股價銷售比率低於0.5,顯示邊際利潤逆轉或會大大打擊每股盈利,股價亦然。創科(669)就是一個例子,35億美元的銷售,16億美元的市值,股價銷售比率低於0.5。若邊際利潤僅升1%,每股盈利或升超過20%,因此在恢復增長上具有高槓桿。增長型企業的股價銷售比率高於1,若增長持續還可以,否則便要望天打掛。很多冷門股的股價銷售比率偏低,當中會找到些意外的便宜貨。

闖一闖吧,不要害怕測試自己,你會做得比今天的基金經理還好。看看行政總裁/主席的報告,在幾個比率上下功夫至你能掌握到竅門。你更多會學懂向買股票說「不」,那對你的健康和財產都是好事。

最終你會為自己賺錢,沒人有興趣為你代勞。沒人會為對你所說的話負責,就算是戲言。今天說過的話明天便會被忘記。投資不是這樣的。你最後會因差勁的建議而蒙受損失,所以最好別跟隨建議,自己的事自己做,為你自己的損失負責。情況不會比現在差,只是你與市場較勁,中間不牽涉第三者。我認為你的勝算會更高。

你想好像其他什麼也不做的人一樣嗎?在市場中損手、沽貨套現,買入當時得令的最新投資,直至其爆破,然後又沽出,之後再以三倍價錢買回先前所沽的貨,再看著它爆跌,不斷地重複?

不要這樣!記住投資前要先做好功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inglife 的頭像
    stinglife

    娛樂八掛大放送★

    sting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