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和顯微鏡到底有甚麼關係?兩者都是影像的投射?兩者都是從光學過渡至數碼模式?對Olympus(奧林巴斯)而言,相機和顯微鏡的關係的確血濃於水,品牌創立早期正是主力生產顯微鏡,直至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其刻苦鑽研精神移植至開發相機的範疇,歷年屢創新猷。
今天奧林巴斯家族強大,不論是傳統的DSLR、可換鏡頭的Mirrorless DC或是以強悍著稱的 Mju Tough系列,都在市場上佔一重要席位。
勇闖巔峰的精神哲學
奧林巴斯的命名,靈感源自希臘的Mount Olympus;然而作為大和民族土生土長的品牌,為何不用富士山、和歌山等命名呢?皆因背後蘊藏一段意義深長的故事,由一九一九年開始說起:當年,品牌創辦人山下長先生(Yamashita Takeshi),創立了高千穗製作所株式會社,以生產顯微鏡及體溫計起家。Mount Olympus和高千穗本來遠隔重洋,但骨子裏,卻又撲朔迷離地那麼接近,在希臘神話中,奧林巴斯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住了以宙斯為首的十二位神仙;位處九州宮崎縣的高千穗,也是日本遠古時代的神仙之鄉,相傳在高千穗的山中,有一個住了八百萬名神仙的天界,名為「高天原」,與奧林巴斯山一脈相承。以奧林巴斯山為品牌商標,就是希望仿效高天原把光普照大地,抱着把產品推廣到世界各地的宏願。
一處是東瀛的高千穗山,一處是希臘的奧林巴斯山(上),見證了奧林巴斯邁向世界的目標。
品牌創始人山下長先生。
奧林巴斯創辦人山下長,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主修法律,學成後開設了律師事務所,其後任職於常盤商會貿易公司。之後他夥拍律師時代的好友寺田氏,於一九一九年創立高千穗製作所,目標為顯微鏡國產化盡一點綿力。寺田氏可是大有來頭,他是自明治末期至大正初期期間,日本當地首位用工業手法製造顯微鏡的人,其製作的顯微鏡,曾於一九一四年舉辦的大正博覽會上展出,並勇奪銅獎。得到寺田氏相助,奧林巴斯的顯微鏡事業如日方中。品牌以歐美的製品為假想敵,奮力不息地提高自家生產水平,他們的努力和血汗,當然得到理想回報,一九二八年,在大禮紀念國產振興東京博覽會上,榮獲優良國產獎的第一名;然後於一九三二年的第四屆發明博覽會上,再奪最高榮譽大獎,自此,奧林巴斯的顯微鏡發展一直平步青雲,不斷研發出倒置顯微鏡、立體顯微鏡以及配備拍攝裝置的款式等,行內首屈一指。
七十載相機發展歷程
早期的高千穗製作所,只不過是製造顯微鏡和體溫計的小型工作坊,和現今數碼影像巨擘的形象相去甚遠,轉捩點其實是上世紀的三十年代。一九三四年,奧林巴斯開始相機研製鏡頭,只用兩年光景,便成功研製出第一個Zuiko鏡頭,品牌多款別具代表性的相機型號,例如Semi Olympus、Olympus Six、Olympus Flex等,均配備ZUIKO鏡頭,為奧林巴斯的發展打好根基。
追本溯源,奧林巴斯相機的發展歷程,概括可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三十年代中期至五十年代,以120相機、135相機等為重點;其次是五十年代末期至六十年代中期的Pen系列半格菲林相機;然後是七十年代衍生的單鏡反光相機。
順應市場潮流而生的單鏡頭反光相機Olympus Flex I,基本上以Rollei Flex的相機為藍本開發。
第一階段(1936至1957年)
奧林巴斯生產相機的最初階段,在一九三五年已經開始醞釀,品牌在歐洲總部開設MIZUHO光學研究中心,專責開發光學鏡頭,翌年水到渠成,成功研製出ZUIKO鏡頭,將之套用於Proud公司為奧林巴斯生產的Semi-Proud機身。風琴式機身,配備75mm/F4.0鏡頭,成就奧林巴斯的首部相機款式:Semi-Olympus。而ZUIKO這個名字亦不脛而走,自此全線奧林巴斯的相機鏡頭,均以此為名稱。
一九三八年,奧林巴斯再下一城,Semi-Olympus II從製造機身到鏡頭都完全自行生產,並採用了Semi規格(4.5×6cm)相機中鮮見的橫開式設計,以及筒狀的逆伽利略望遠鏡取景器。兩年之後,奧林巴斯推出Olympus Six,快門最快速度為1/200秒,兼容6×6cm及Semi規格的兩種菲林。
經歷二次大戰的空白期,奧林巴斯於一九四八年推出了日本第一部備有快門的135相機:Olympus 35I,開展了135相機的盛世,其中多項135相機的突破設計,例如內置式曝光表、專用廣角鏡頭、可換鏡頭式設計等,均屬Olympus的得意之作。
1936 Semi-Olympus I
1948 Olympus 35I
第二階段(1959至1966年)
回顧奧林巴斯相機的發展,不能沒有Pen系列的份兒。當其他品牌競相發展單鏡反光相機,他們卻另闢蹊徑,研發獨特的半格菲林相機,由一九五九年首台Pen相機誕生以來,直至一九六六年最後一台Pen相機付運,總共售出超過一千七百萬部,無不令人嘖嘖稱奇。這個傳奇系列的幕後功臣,是品牌御用設計師米谷美久。
米谷先生於一九五六年加入奧林巴斯,首項任務是設計一部定價在六千日圓以內的相機。當時最便宜的型號,也在二萬日圓以上。米谷先生很快便萌生了對策,首先他沒有將價就貨,仍然配備高質鏡頭,但就用18×24mm底片,即是傳統135格式的半格,原本只可拍36張的菲林,一開為二能夠拍攝72張半格相片,而且鏡頭體積與重量也能相應減低,從而節省成本。
一九五九年奧林巴斯發表了第一代的Pen系列型號,配備D-Zuiko鏡頭。自一九六○年奧林巴斯創製了世界上首枚配備EE自動曝光的Olympus Auto Eye相機後,也把此項技術灌輸入Pen系列之中,於翌年推出Pen EE型號,宣稱任何人按下快門按鈕,都能簡單輕鬆地拍出動人照片。雖然定價漲至一萬日圓,但無損其受歡迎程度。再翌年,品牌推出Pen系列旗下最頂級的旗艦作品,注入多項先進功能,如F1.9大光圈鏡頭、1/500秒高速快門以及內置曝光表等。一九六三年面世的Pen F型號,更是史上最早的半格單鏡反光相機。
Pen F型號的出現,簡直令全球吃驚,帶動了半格菲林的熱潮。
採用機械快門和電子快門的OM系列專業機種,多達十款以上。
第三階段(1971至1984年)
七十年代初期,單鏡反光相機逐漸成為主流,但很多技術性的問題,仍然懸而未決,體積龐大、快門噪音高、震動幅度大等問題,考起了不少機廠。這次,米谷美久又再充當救世主,暗地裏開發全新的OM系統。一九七二年的Photokina世界相機展覽會上,奧林巴斯發布了OM系統的首枚原型習作M-1,市場登時嘩然不已。OM系列原本採用名為M system的系統,機款命名為M-1,然而因為與Leica的同名號產品碰個正着,在Leica施加壓力後,系統改名為OM system,機款也換上OM-1的稱號。
OM-1的原型在一九七二年展出,翌年開始投入市場。
為了解決單鏡反光相機素來的弊病,奧林巴斯設計團隊無所不用其極,極細微的一顆螺絲,寧願使用較輕身的鐵製造,而棄用價格更便宜的黃銅;為了減低布製幕簾扭帶的厚度,也將其由寬帶形改為細繩形,幫機身盡量減磅。此外,作為經典的全機械手動相機旗艦,OM-1操作上的直接親民,也是傳頌一時。另外,廠方特別把屋脊棱鏡的底面改為曲面,並特配空氣減震器,消除反光鏡驅動裝置驅動時所帶來的震動,使快門操作之時,噪音大幅減少,震動幅度也大大降低。
OM-1面世三年後,奧林巴斯推出了OM-2型號,特別增加了光圈先決自動曝光模式,當然,OM-1的全手動模式得以保留。最特別是相機採用了首創的TTL直接測光技術,直接測量來自菲林的反射光,尤其適合長時間曝光以及微距拍攝等光暗變化頻繁的環境。之後OM系列陸續發表了多款後繼機種,值得一提是一九八三年誕生的OM-4,備有多點測光技術,以及1/2000秒快門,堪稱OM系列頂級機種的楷模。
1981 Olympus C-AF
千禧以後的數碼年代
在單鏡反光相機之後,奧林巴斯也曾着墨鑽研自動對焦單鏡反光相機,然而成效不算太過顯著,促使他們開闢另一條戰線,發展便攜式的輕巧相機,反而令品牌賺個盤滿缽滿。一九九一年上場的Mju系列,造型新穎,設計精巧,旋即成為全球超級暢銷的作品,迄今為止,累積產量超過二千五百萬台,某程度上,的確為數碼相機年代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經濟基礎。
E-1配備專為數碼相機而設的新款Zuiko Digital鏡頭,在市場上引起了極大迴響。
數碼新紀元 E-System
約在一九九六、一九九七年,奧林巴斯開始涉獵數碼相機領域,品牌首部登場的數碼單鏡反光相機,便是一九九七年面世的Camedia C-1400L,搭載三倍光學變焦、一百四十一萬有效像素鏡頭,稱得上品牌可換鏡頭數碼單鏡反光相機的雛形,截至二○○二年,Camedia系列數碼相機賣了超過一千萬台,不能不說厲害。其實自千禧年打後,可換鏡頭的數碼相機如雨後春筍,可惜一般只對應傳統135單鏡反光相機鏡頭,於是奧林巴斯獨排眾議,矢志集中開發專為數碼相機度身訂做的小型鏡頭,自行研發4/3系統標準,一來優化了機身與鏡頭之間的影像傳遞效果,二來在保存相同視角和光圈的情況下,縮小了鏡頭的體積和重量,機身不再那麼冗贅。此外,奧林巴斯也以4/3尺寸感光元件作標準,把系統開放,允許其他廠商加入,共同開發相容的鏡頭產品,日後用家便可交替使用。二○○三年首次露面的E-1型號,便是配備這種4/3數碼系統,內置五百五十萬像素full-frame CCD,同時針對CCD常見容易沾染灰塵的毛病,首創超聲波除塵系統,每次開機時,系統便會發出震動,震走依附在CCD上的雜質,確保影像的高質量。
只要你親身試用過E-330的Live View功能,便會明白可以扭來扭去的LCD顯示屏,取景時是何等的方便。
E-1之後,品牌依次推出了E-300、E-500、E-330、E-410以及E-510等,二○○六年奧林巴斯以E-330掛帥,除了超音波除塵技術,還加裝了Live View功能,在可自由翻動的LCD顯示屏上,取景得心應手,更屬世界上第一台搭載此項功能的數碼單反相機。翌年發布的E-410和E-3型號,同樣技驚四座,前者貴為當時全球最輕巧細小的DSLR,並掀起一股DSLR的瘦身熱潮;後者配備齊全配件,更屬當時全球對焦最快的DSLR,兼備五級安全快門防震系統,又防水防塵,4/3系統的DSLR旗艦機種稱號當之無愧。
闊別三年,E-3在2007面世,繼E-1之後再度成為DSLR的頂級模範。
強悍的化身 Mju Tough
除了專業級的DSLR,奧林巴斯還推出了Mju三防系列,一饗追求精巧、實用機種的粉絲。以上世紀九十年代極受歡迎的Mju型號為創作藍本,Mju三防系統在精緻的造型之外,注入實用可靠的特質,二○○六年率先推出全球首部獨有三米防水及防撞功能的Mju 720SW。經過五年的不斷改良研究,新型號的防震及防水能耐愈益提高,二○○七年的Mju 770SW型號,已經進化至十米防水、1.5級防撞、100kg防壓的地步。除了積極研發三防性能,奧林巴斯沒有忽略影像處理的質素,在新款型號內支援HD Movie拍攝功能,也兼容廣角鏡及高倍數光學變焦鏡頭,戶外取景特別出色。去年更正式易名Mju Tough系列,開宗明義打正百毒不侵旗幟。
2008面世的Mju 1030SW相機,與Olympus首部前置式推蓋三防相機Mju 1050SW同期出道。
無鏡廂革命 Micro 4/3系統
奧林巴斯在減磅工夫上素來很有一手,E-1寫下了DSLR造型設計的新注腳。然而對女士來說,着實還有改進的空間。在DSLR小型化的大前提下,奧林巴斯繼續獨領風騷,突破了DSLR纖體的樽頸位,驟眼看還以為只是一部普通的輕便DC,實情它的定位,卻遠超於輕便式DC,我們可稱之為可換鏡式無鏡廂數碼相機。
二○○九年,奧林巴斯聯同Panasonic,攜手把Micro 4/3系統帶到市場,最早搭載Micro 4/3系統的就是Pen E-P1型號,短短九個月以來,已再先後推出E-P2及E-PL1兩款型號,銳意捧紅Micro 4/3系統之心,昭然若揭。早在五十年代,Pen系列以半格菲林開創纖體機身先河。事隔五十年後故伎重施,一方面保留數碼單鏡反光相機的照片質素,另一方面對症下藥,以輕巧如普通DC為終極目標,將可換鏡頭的高質素影像,和方便攜帶特質融為一體。Micro 4/3新標準仍然採用傳統4/3系統的影像感應器尺寸,但卻取走了鏡頭與影像感應器之間的反光鏡,令機身尺寸大縮減。
E-P1的出現改變了數碼相機的生態,在DC和DSLR之間,自此劃分出多一種界別。
2010非凡新品
同樣今年千呼萬喚始出來的E-System代表E-5,是E-3的強化版,更為4/3單鏡反光相機重新護航,和Pen E-P1並駕齊驅。
E-5外形大抵承襲自E-3,主要區別是規格的升級,配備1,230萬像素感光元件和TruePic V+影像處理器,感光度也提高至支援ISO 6,400。除此之外,很多E系列的獨特本色,都繼續投射到E-5身上,比如超聲波除塵系統、內置五級安全快門防震功能、強化鎂合金機身等,近年非常流行的藝術濾鏡,也新增了戲劇性色調,總數十種的art filter,便是從Pen系列移植過來的元素,還支援配合濾鏡使用的720p高清拍片模式。E-5亦採用了流行的扭芒設計,拍攝角度發揮更靈活。
事前很多人質疑奧林巴斯是否放棄4/3系統改攻Micro 4/3,對許多4/3系統的粉絲來說,E-5是望穿秋水才來的。
繼E-PL1大賣後,最近廠方公布將於下月推出E-PL1s,外觀上跟E-PL1極為相似,在機身尺寸、甚至是重量上更是一模一樣,套裝鏡頭為一支新設計的M.ZUIKO DIGITAL 14-42mm F3.5-5.6 II Kit鏡,鏡頭連機身重量進一步縮減,將成為全球最輕巧的micro 4/3系統相機。
同樣具有1230萬解像的E-PL1s,最高感光由原來的ISO 3200提升至ISO 6400,與E-5看齊,機身分別有紅、黑、白三種顏色,預計下月四日在日本發售。
奧林巴斯近年擺出的一副三頭馬車姿態攻佔市場策略,從高階、中檔至入門三個級別網羅消費者,相信未來將有更貼合市場的新品,繼續俘虜人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