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銀行

「我認為,最近幾年金融市場的所謂創造力並沒有對經濟構成什麼明顯的幫助。」 -- 伏克爾,2009

美國商業和投資銀行的2010年業績快要公佈了。

我想亞洲投資者應該沒幾個會理會它們的業績吧。應該這樣說,頭腦清醒的人應該都不會理會它。

不少名為「大行」,實質是「少數」的銀行都錄得盈利上升,原因包括撥備的減低、回撥和坐盤交易的投機活動。以高盛這家全球最聰明、最矚目的投資銀行為例,其盈利就有70%是來自投機買賣的。它也許是最聰明的,不過如果我們仔細看的話,就發現它在美國金融危機裡所扮演的角色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撇除買賣所得和撥備的下調,每股基本盈利其實是倒退的,但推薦購股的聲音還是四起。我不禁想,到底花旗所持有價值3,000億美元、又受到政府擔保的有毒資產到底怎麼了?為何美國的分析員和交易員會輕易忘記這些銀行當年對經濟的破壞?為何會有人建議,甚至購股呢?

現在西方銀行的定位非常清晰,根本就是個投機和買賣的機構,而且為數還非常多。難道說就因為買賣交易更能賺錢嗎?而且,它真的是那麼回報豐厚嗎?07至09年的危機已經將10年來的獲利抹得一乾二淨,而且這種事情還經常會重演。

撇除匯控(5)這家只會跟著英美歪風而行的銀行,其他亞洲銀行的業務都是傳統易明的銀行活動,而不是西方那種扭曲了的銀行業務觀。在過去的30年裡,只有寥寥幾家亞洲銀行如海外信託銀行等越了軌。亞洲銀行普遍避免進行買賣活動,而且以顧客利益為先,也不會承受過高風險。過去數十年裡則有不少西方著名銀行消失在歷史洪流中。

亞洲銀行還保持銀行的身份,因此投資在它們身上可謂遠勝於投機在那些遲早出問題的西方銀行。購入西方銀行股,等於購入它在市場裡獲利的能力。這等於賭博,而不是投資。投資者還竟然批評內地銀行借貸的做法,實際上批出借貸才是它們存在的原因。

當然凡事有例外,但總的來講我認為西方銀行的獲利是暫時性的,只是一剎那的事情。實際上,它們的董事和管理層整天讓股東吃虧。以高盛的數據為例,員工花紅佔了淨利潤的一大部分。

我知道美國銀行應否進行買賣這個議題,是很難分對錯的。但現在已經有措施,如金融管制條例和交易隔離條例等確保買賣行為跟其他銀行業務分開。無論如何,華爾街都不會輕易接受任何會減低銀行獲利能力的條例,而且還都能找到漏洞來克服障礙。到底監管者能獲勝嗎?

不要忘了,投機活動讓AIG、美林、貝爾斯登、摩根士丹利、花旗等受到重創,有些被收購了,有些要接受美國政府的援助。雷曼則更慘了,直接被淘汰了。

美國納稅人自從08年9月開始,就一直為這些所謂傳統銀行的錯誤承受苦果。

你確定這是你要買的嗎?這就是眾多人們所推薦購入的銀行嗎?這些「投機銀行」一出了問題就跟政府要錢,賺了錢就拿了錢就跑。

你可以選擇購入摩根大通、花旗、美國銀行、高盛等已經顯露自己真面目的銀行,或是渣打(2888)、恒生(11)、建行(939)和工行(1398)等亞洲銀行。我的選擇很明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inglife 的頭像
    stinglife

    娛樂八掛大放送★

    sting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