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兩天便是大暑,這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亦是中暑高危時間,對於經常要戶外工作的藝人,更要小心防範。「味之天使香蕉」王淑玲在不用開工的日子,都會減少戶外活動,即使有工作在身都會趁休息時躲於陰涼處,以免曬暈,而王媽媽更會在大暑日子煲冬瓜水,讓她消暑去濕。



近日天氣持續高溫,未到大暑,已發生多宗中暑的意外,甚至有人因此而身亡,愈接近大暑,中暑危機愈高。



王淑玲因為怕曬黑皮膚,所以沒有工作的日子都躲進有冷氣地方,「最近天氣很熱,盡量不會選擇正午陽光最猛烈的時候活動,因擔心熱到暈低,而且我又怕曬黑,所以最近出街都會撐傘,避免跟陽光『正面衝突』。」



體溫調節失衡所致

很多人輕視中暑的嚴重性,不像王淑玲般會注意天氣炎熱而減少戶外活動,當中更有不少人對中暑認知甚少。其實人體的平均體溫約為37度,但酷熱環境下,體溫便會上升,而身體機能就會通過增加排汗及呼吸密度等自動調節來降溫,然而,當溫度過高,這些身體調節機能便不能再發揮作用,導致出現熱衰竭甚至中暑的情況。



家庭專科醫生朱蘊晶解釋:「當人體體溫超過37度,身體的新陳代謝便會加快,繼而出現冒汗及脫水的情況,而令身體內的鉀及鈉減低,令體內微元素及電解質失去平衡,便有機會出現心律不正,令血液未能輸送至腦部的情況,嚴重的更加有機會引致中風,如果未能即時搶救,更可能導致死亡,這些情況在長者群中尤其常見,而本身心肌不好及有心臟病的人士,則更見高危。此外,即使年紀較輕的人,如果長期睡眠不足,而又經常在炎熱天氣下戶外活動,亦可能會因為高溫而脫水,所以無論長者及年輕人都要注意。」



拍攝期間幾近曬暈

王淑玲之前拍攝《四葉草》時,在炎熱天氣下開工,雖未至於暈倒,也讓她受不了,「那時要在馬場拍攝,四圍沒有遮蓋,要硬着頭皮在太陽下拍攝,幾乎未埋位,個妝已經溶掉了,而且曬得讓人受不了,所以一停機,我們幾個女仔便躲在樹蔭下乘涼,以免中暑。另有一次,在日本東北拍攝旅遊特輯,也曬得很厲害,就在那時開始我會帶備太陽傘開工。之前曾聽過很多藝人夏天拍古裝戲,試過中暑暈倒,所以自己特別小心。」



很多人會設法消暑,王淑玲坦言喜歡水上活動,閒時都會跟朋友到西貢遊船河,大玩滑浪,同時緊記多喝水及多用清水為身體降溫,「其實我自己很喜歡喝凍飲,特別大熱天時,每天都飲凍果汁,但朋友告訴我飲太多凍飲對身體不好,於是我便減少飲用,反而每天會帶一大支水出街,隨時補充水分,而且我習慣每天都切一些生果放在食物盒帶去工作,一來可以解喝消暑,二來可以填肚,一舉兩得。」



淺色衣物最適合

朱醫生亦提醒大家,炎熱天氣下要注意多補充水分,「脫水是中暑的其中一個現象,如果大家在戶外活動期間,感到頭暈、心跳加快、皮膚濕冷、面色蒼白時,這便可能是中暑的徵兆,此時應遠離高溫環境,到有冷氣地方或陰涼處休息,或躺於冰墊上,並讓雙腳提高,增加腦部的血液供應,如果已經陷入昏迷狀態,則應召喚救傷車,送院治療。」



想出外活動,又擔心中暑,除了補充足夠水分及留意酷熱天氣警告外,其實可以採取各種方法減低中暑機會。首先應穿淺色、鬆身及通爽的衣物,以減低身體吸熱,亦有助排汗及散熱,還應避免飲含咖啡因或酒精飲品,因為這些飲品會加速身體水分流失。同時,戶外活動最好能在早上或傍晚時分進行,亦不宜作長程登山或遠足等活動,以免因高溫及出汗下額外消耗體力,若在活動進行期間感到不適,應立即停止,並盡快求醫。



每逢大暑時節,王媽媽更會煲各種消暑涼茶,讓一家人齊齊解暑,「我媽媽每年夏天都會煲冬瓜水、涼茶、不同的去濕茶,幫我們解暑,我記得小時候並不喜歡飲這些涼茶,但長大後口味轉了,變得很喜歡冬瓜水,而且自己亦比以前注意健康,所以媽媽的涼茶是我夏天的解暑良方。」



中暑的不同程度

中暑是身體機能未能對高溫作出適當調節的一種統稱,其實中暑亦可分為不同程度:



1 中暑高熱:因長時間在酷熱環境中,損壞中樞神經系統控制體溫的功能。



徵  狀:患者逐漸減少甚至停止出汗、皮膚乾燥炙熱,脈搏急促但微弱、呼吸亦逐漸加快,暈眩、神志不清等,體溫可高達41度。



2 熱 衰 竭:因大量排汗而令身體流失大量水分及鹽分,影響心血管功能。



徵  狀:疲倦、非常口渴及四肢乏力,出現惡心及頭痛、暈眩及皮膚濕冷、面色蒼白等。



3 熱 痙 攣:因體力勞動而大量出汗,體內鹽分亦損耗,若只補充水分,會引致熱痙攣。



徵  狀:肌肉抽搐疼痛。



4 熱 暈 厥:因高溫而令表面皮膚血管擴張,使供應大腦及身體各部分的血液減少,引致暈厥。



徵  狀:暈眩、皮膚濕冷及脈搏減弱等。



大暑小知識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間,這時正值三伏天的中伏天的前後,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這時是一年中最酷熱時間,很多人都會在這段時間煲去濕茶及冬瓜水等消暑。



慢性病患者留神



天氣炎熱,人人都有機會中暑,但較之年輕人,長者的排汗功能、對溫度轉變的適應及調節身體水分的機能都較差,因此家人在長者戶外活動時應特別留神,此外,本身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或長期體弱人士,抵抗力亦較差,在炎熱天氣下更容易脫水,因此要特別注意補充水分及減少戶外活動。



避免戶外工作



炎熱天氣下,戶外活動可免則免,但對於長期要在戶外工作人士,如建築工人,則更是中暑高危族,因此,在可能情況下,應避免長時間在高溫戶外環境工作及應適時在陰涼地方休息,而在戶外工作時,亦應穿着透氣性能佳、通爽及天然質料的衣服,以助身體降溫,更重要是飲足夠的水及其他補充體力的飲料,以補充因流汗而失去的水分及鹽分,同時,蛋白質、維他命A、B1、C及鈣亦要適量補充。



保持室內通爽



別以為只在戶外活動才會中暑,如果長期在悶熱翳焗、濕熱及空氣不流通的室內環境下工作或活動,即使氣溫並不如室外高,亦有機會中暑。這由於濕度高以致汗水蒸發散熱困難,而導致體溫過高,因此,在室內環境工作亦要保持良好通風,及應用風扇或冷氣調節室內的氣溫。

Rachel
香蕉認為吃雪糕是最佳的降溫方法。
香蕉認為吃雪糕是最佳的降溫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acy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