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鼻咽癌這殺手,香港累積五十年治療經驗,務求在趕盡殺絕之時,患者所受的痛苦亦減至最輕!目前一線治療是電療加化療,醫生不會騙說過程輕鬆,而是坦白交代將有哪些難受的過程及副作用,陪伴一同捱過!

三十五歲的郭先生,就是新一代治療科技下成功打低鼻咽癌,而又經歷絕少痛苦的勝利者!

郭先生去年因多次無故流鼻血,求醫後發現患二期鼻咽癌。

蔡清淟醫生說,由於鼻咽癌侵蝕性及擴散性強,故首次發病用電療較手術為佳。

以為鼻咽癌康復者,都是步履蹣跚,說話放慢聲調,估不到眼前的郭先生步履如飛,走在背後的記者要急步追趕。看來,治療鼻咽癌的歷程,沒有在他身上留下任何印記。有的,可能只是鼻咽內被放射線殲滅癌細胞後遺下的疤痕。

「醫生在治療前已提醒我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包括頭痛、耳鳴、喉痛、頸纖維硬化等,所以我有了心理準備,知道怎樣辛苦也得捱過去!病醫好了,副作用自然會慢慢消失……」抱着信念接受療程的郭先生說。

電療療程進入第二十次,不適感開始出現,但他慶幸大多病友都遇上的吞嚥困難,在他身上沒有出現,聽覺也完全沒有受影響,不過味覺就在約二十次電療後消失,而唾液分泌亦嚴重減少,令他極度口乾。「我問醫生幾時會回復味覺?他說約數個月後會恢復,但口水分泌,就需要一年後才能改善……」郭先生說。

為何以放射治療(即電療)治鼻咽癌,病人需受如此多的副作用?為何不以手術治療?

電療標準 沿用50年

養和醫院綜合腫瘤科中心蔡清淟醫生說:「治療鼻咽癌以電療為主,首要原因是鼻咽癌的侵蝕性及擴散性很強,附近組織無論是骨、軟組織,神經線,都很大機會被癌細胞侵蝕,如以外科手術切除很難完全涵蓋這些位置並切清;其二是八成以上新症擴散至淋巴,治療範圍大,用電療可以同一時間對付鼻咽腫瘤及淋巴。」

第三很多重要組織包住鼻咽,「鼻咽是一個中心位置,對上是頭蓋骨,一穿上去已是腦部,周邊有很多組織,下面又有咽喉,在這個如此深入的要塞位置動刀是很大的工程,故手術不會考慮作第一線治療。」他解釋。而復發由於多在原來位置,受影響範圍較小,就適宜採用手術切除。

目前香港採用電療為第一線治療,是醫學界經半世紀累積經驗的結果,「香港用電療治療鼻咽癌早於五十年代開始,由世界級名醫何鴻超教授,在有限度資源下及有限度科技的舊年代進行研究並創立的方法。」

由他訂立的一套治療鼻咽癌標準,從舊年代至九十年代,無論政府或私人醫生都沿用他所訂下的方法,何教授亦被稱為香港電療之父。

蔡醫生說,鼻咽癌相比其他頭頸癌對放射治療的反應好,「以現今電療技術,有八成半病人(包括初次及復發)都能治癒,即可安然度過五年復發期。」

蔡清淟醫生說,螺旋形電療儀能從多角度進入,減低對附近組織的傷害。

治療前的鼻咽腫瘤

三個月後,經電療的鼻咽腫瘤已被消滅。

破壞癌細胞DNA

電療是如何殺死癌細胞?蔡醫生說,放射線作用是以高能量X光,摧毀細胞核內的DNA,令細胞分裂時死亡。「因為如此,對生長得快的癌細胞,破壞力就好,但有些生長或分裂得慢的癌細胞,效果就較弱。而正常組織的細胞分裂比腫瘤細胞慢,故對其傷害就小。」蔡醫生說。

由於腫瘤或會伸延到其他部位,電療方案要兼顧其他可能受侵蝕的位置,故腫瘤就算體積小,附近的鼻腔、頭蓋骨等未有發現癌蹤位置,亦需要接受放射線。

電療只針對分裂得快的癌細胞,正常細胞不應有影響,但為何病人仍會出現多項副作用?

「人體有些細胞是生長得很快,例如皮膚細胞由於新陳代謝快,故亦會受影響,而黏膜細胞對電療相當敏感,故鼻孔黏膜、腸胃黏膜、口腔黏膜等都受影響,接受電療後患者口腔可能會潰爛、喉痛、後頸變黑及脫皮等,就是這緣故。」蔡醫生說。

幸好新一代電療儀器及醫生累積經驗,可以在殺癌之餘又盡量減輕病人所受的副作用。

「九十年代前所用的只是一個圓筒形的電療儀,全部位置都是100%能量;但新一代的立體強度調控放射療法(IMRT),則可以將電療範圍以立體圖像規劃,分配不同能量,例如某個位置是癌細胞集中地,需要用100%能量,附近位置可以用80%或90%,盡量減少對病人其他正常組織的影響。」蔡醫生解釋。

質子電療儀體積巨大,需佔用半個足球場,圖為其中一部分。(Sumitoma Heavy Industries提供圖片)

新儀器 效果佳

今日電療達到好成績及能減輕副作用,主要是儀器先進及醫生的判斷更精準。新一代的螺旋電療儀,X光可以螺旋式從不同位置照射,共五十一個位置進入,有別於一般只有九個位置進入的電療儀,故可將X光劑量由不同位置攤分發射,副作用便可減少。「為何口腔會潰爛,因它近鼻咽而受到無妄之災,如用螺旋儀可由不同位置射入及攤分能量,就能避免對口腔的傷害。」蔡醫生解釋。數據顯示,口腔潰爛程度由○至五度,○即沒傷害,三、四度屬嚴重,五度為極嚴重。在政府醫院接受治療的,口腔潰爛大多達三、四度,螺旋儀則多為一度。

郭先生去年五月因常流鼻血求醫,經政府醫生確診患鼻咽癌。「醫生說我的鼻咽癌非常罕見,生在非一般位置,只有十萬分之一機會率!」他說。這個罕見的鼻咽腫瘤,生長在他的口水腺中,由於位置深入,加上附近組織未受侵蝕,故在電療、化療及手術切除三方法中,採用電療最有利。

去年六月,到養和接受電療,療程為期三十三次,每星期六天,星期日休息。他的副作用在約二十次後出現,但相對其他病友少,相信是他的腫瘤集中在口水腺,醫生可以設計出能量瞄準又不傷及其他組織的方案。

積極面對 戰勝癌魔

蔡清淟醫生說,一般療程為三十五次,標準是一星期五次,但會因應病情及醫生的經驗而有所調整,有些想快速殺癌,就一星期六次電療。亦有醫生會在三十次電療後,當腫瘤縮小時改為「內電」,即用儀器進入鼻腔直接電療以減輕副作用,但此方法不太普遍。

而近十年治療鼻咽癌的標準方案,就算病情屬早期,都是電療及化療同時進行。「電療是局部控制,化療是整體控制,近年研究都發現同時採用電療及化療,效果比單做電療更佳,病人的復發機會減至更低。」蔡醫生說。

然而放化療同時進行,病人面對療程就更辛苦。「電療有電療的副作用,化療亦有化療的副作用,兩者共同進行,化療會加大電療的副作用,即一加一等於三,所以我們會告訢病人,治療一定不輕鬆。不少病人治療期間感到好大壓力,一度想放棄,所以我們要兼顧病人心理,幫他們一同度過艱苦的治療期。」蔡醫生說。

郭先生於去年九月完成整個電療療程,他慶幸所受的痛苦比其他人少,口腔就算有潰爛,他說只是像「熱氣」一樣,不怎麼難受。而他能夠輕易度過難關,與主動尋求協助有關。

「我知道患病後一度傷心落淚,但哭過後還是要面對,除了積極接受治療外,亦上網尋找協助,知道有個鼻咽癌患者康復組織健樂社,認識了不少病友,他們給我不少支持及意見;另外我亦信了教,信仰的支持令我有信心度過難關!」郭先生說。他亦以自己的個人經歷告訢病友:鼻咽癌並不可怕,我們絕對有能力打低它!

圖為進行電療時,在不同位置射入的X光能量強弱圖表。

電療前,醫生會進行規劃,繪畫立體電療像,再由電腦計算不同部位的能量。

不同期數 治療方案

很多人以為早期鼻咽癌只需要電療,晚期一定要化療,但並不一定。

蔡清淟醫生說,第一次病發不一定是早期,第四期亦不一定擴散,當中還細分為A、B、C期,只有4C是擴散到其他器官,即第四期都有機會治癒。

「第一期局限在鼻咽,淋巴腺及其他地方未有受影響,只做電療就可以;

第二期如淋巴腺有癌細胞,就要同時接受電療及化療;

第三、四期一定要接受電療加化療。」

第一期病人佔總患者10%,第二、三、四期各約30%。

「當然電療加化療都要視乎病人身體狀況,香港醫療界在二千年後普遍採用此方法。」蔡醫生說。

X光刀 治復發

X光刀是治療鼻咽癌的其中一個方法,瑪麗醫院於九四年開始採用,經摸索後已建立一套效果良好的方案。

「某些病人在接受電療後仍有殘餘瘤,體積細小,但不理會它,日後有機會變大,故要徹底鏟除,利用X光刀對付最有效。」蔡醫生說。

類似伽瑪刀的X光刀與放射治療理論一樣,病人戴上頭盔,射線可以180度轉,在不同角度向同一位置射入,由於能量集中劑量高,對殺殘餘瘤非常有效,七八成病人接受治療後完全康復,副作用亦少。

另外亦有「種金粒」療法,剖開上顎將一些帶放射性的金粒種入,圍住腫瘤,作用像電療一樣,破壞癌細胞的DNA令它死亡。手術後可能會頭痛及傷口難以癒合,加上金粒屬放射性物質,屬軍事用品,貨源難求,故近年已沒採用。

二億超級殺癌機

治療鼻咽癌的未來發展,是將電療效果再度提升。「最新的質子電療儀,就像子彈一樣,可以射到腫瘤位置才爆發能量,避免其他組織受牽連,副作用就能減至最低!」蔡醫生說。

他解釋,IMRT與螺旋儀都是用X光射線,後者將X光射線攤分,效果較舊式電療佳,但始終是X光,具穿透力,射到腫瘤位置後會再繼續前行,故腫瘤周圍組織始終會受影響。但質子是另一種幅射線,它的能量不是一直散發至能量用完為止,質子有最高能量釋放位,可以瞄準腫瘤去到該位置爆發,射殺癌細胞腫瘤。

目前歐洲的德、法及俄羅斯,美洲的美國,亞洲的日本及韓國,都有質子電療儀。

養和已簽署備忘錄訂購這部售價達二億元的超級殺癌機,惟該儀器有一個迴旋加速器,需要半個足球場方能放置,故場地是大問題。

現時廠方會特別設計,將直線加速器改為幾個彎位來運行,可減三分之一到一半佔用空間,但亦需一個籃球場的面積。如果此超級儀器最終落實運到香港,相信對治療癌症有很大幫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inglife 的頭像
    stinglife

    娛樂八掛大放送★

    stacy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