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覺得春雨綿綿正好眠,在春天總是經常都覺得很累、很想睡覺,原來那並不是因為想躲懶,而是因為春季天氣相對潮濕,空氣中含大量水份,造成濕困脾胃,人便感覺特別疲勞乏力,是中醫有說的「春困」。想打破這困局,一碗祛濕湯水便是最直接的方法了。記者:謝翠玲 攝影:劉永發、楊錦文Model: Debby@Pure Models

祛濕十強蓮蓬 放大圖片

 

蓮的全身都是寶,蓮葉、蓮子和蓮蓬都有祛濕之效。鮮蓮蓬常見於夏季,中藥店的乾蓮蓬功效相同,同具有消炎、止血、調經袪濕的功效。

薏米 放大圖片

 

味甘淡性微凉,利水祛濕、健脾清熱,能潤澤肌膚、美白保濕。但留意孕婦不宜食用,因薏米可促使子宮收縮,有機會誘發流產。

粟米鬚 放大圖片

 

又叫龍鬚,有祛濕利水消腫功效,亦可凉血,去除體內濕熱之氣。

扁豆 放大圖片

 

味甘性平,功效健脾和中、化濕消暑,煲湯多用炒過的扁豆。

土茯苓 放大圖片

 

味甘淡,性平,具清熱解毒、除濕,通利關節等功效。

白蘿蔔 放大圖片

 

性味偏凉,有清熱氣,解毒,去水功效,但由於偏寒凉,體質偏寒的人不宜過量食用。

老黃瓜 放大圖片

 

性寒味甘,有清熱祛濕、解毒利水,消腫功效,此外,更有提高免疫力,抗腫瘤作用。

赤小豆

偏凉,利水消腫,益胃健脾,清熱燥濕,多跟土茯苓同配,去水功效尤其顯著。

澤瀉

性甘寒,有特別明顯的利水功效,尤其針對小便不利,腎炎水腫的症狀。

冬瓜

味甘淡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對濕氣重引致水腫尤其明顯,想功效更佳,宜連皮同煲。

土色食材祛濕排毒 放大圖片

 

連沒讀過中醫的尋常我輩都懂說春天要祛濕,但究竟體內濕氣重會有何壞處呢?原來中醫學認為「濕邪」是「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之一。而濕有分內外,外濕是指氣候潮濕亦如近日的天氣,而內濕則是人體自身產生的濕邪,脾胃虛弱,腎陽不足,水液運行不暢,便會內停為濕。如果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便會導致疾病。很多人都會覺得祛濕湯水總是黃黃米米,顏色不太吸引,原來這些泥黃色的食材是與五臟相對應。「五臟六腑皆可困濕,但普遍來說,脾虛濕重最常見,而脾屬土,土跟黃色相對應,所以祛濕藥材或食材顏色多偏黃。」註冊中醫彭明慧表示。經常聽人說祛濕料,原來常見的薏米、赤小豆、冬瓜等均屬祛濕佳品,用來煲湯,具利尿功效,從而將體內的水份和毒素排走。「若然飲用過多,便會損傷陰液,導致陰虛,津液虧損,所以不宜每天飲用。另外,成人和兒童用中藥份量並不相同,若用上較多藥材時便要留意。」

潮濕湯

其實祛濕湯也不是只能以中藥材,也可以將祛濕材料用於日常湯水中做成新式祛濕湯,便連怕飲藥材湯的家人口味也可兼顧了。

粟米鬚冬瓜粒湯 放大圖片

 

鮮粟米鬚和冬瓜都是祛濕的好配搭,加上少許紅蘿蔔粒和粟米來熬 40分鐘,便成為一道簡單的祛濕湯,若想更豐富,不妨添加少許肉粒來加強甜味。

薏米意式雜菜湯 放大圖片

 

西菜中其實亦可用上薏米,這次將它加入意式雜菜湯中,吃來湯汁會帶點滑口。將生熟薏米浸兩小時,然後把洋葱爆香,加入番茄、茄子、甘笋、西芹略炒,加水及薏米,煲 50分鐘,最後下少許鹽已很美味。

蘿蔔三文魚麪豉湯 放大圖片

 

白蘿蔔利水祛濕氣,將蘿蔔切條煲水 20分鐘,成為蘿蔔清湯底,加入營養豐富的三文魚片煮至轉色便收細火,再拌入日本麪豉,便是充滿日本風味的祛濕蘿蔔湯。

甜蜜蜜合家飲

不要以為啡啡黃黃的袪濕湯水,味道帶甘,其實只要懂得選材,這些良藥亦變得甘甜,當中以蓮子、蓮葉、蓮蓬等味道甜美又帶芳香,用來煲湯最適合一家大小飲用!

1.冬瓜粟米鬚海蜇湯 放大圖片
1

1

集冬瓜、赤小豆、粟米鬚、蓮葉、扁豆等祛濕大員於一鍋的湯水,單看牌面已知道有多勁,但最特別是用海蜇代替豬肉,加上煎香的鯪魚,令湯味更清甜。每位$120/a

2.冬瓜燈芯草雞腳煲豬 放大圖片
2

2

祛濕料大多是味道清淡的食材,如冬瓜、燈芯草和蓮蓬等,本身不帶太多味道,所以要選肉香較濃而不肥的豬來煲上三小時,讓肉味滲入湯中,喝來味道變得更豐富。每鍋$128/b

3.老黃瓜土茯苓煲唐排 放大圖片
3

3

這道屬於較為溫和的湯水,適合一家大小飲用,材料是常見的祛濕料,不過師傅將扁豆、赤小豆先以白鑊炒香,煲起來豆會更開花也更出味。每鍋$128/b

4.五指毛桃合掌瓜煲龍骨 放大圖片
4

4

五指毛桃和合掌瓜本身味甜,加上甜得來很清的粟米鬚,再用上令湯水甜味更上一層樓的龍骨,一同煲上三小時,除了祛濕利水,更是一道人見人愛的湯水。每鍋$128/b

5.蘿蔔土茯苓豬骨湯 放大圖片
5

5

土茯苓味道帶甘,卻具極佳的清熱作用,加上蘿蔔、燈芯草、薏仁這祛濕三寶,祛濕益胃健脾。為了令湯水更美味,選用上豬筒骨同煲,還要煲之前將豬骨打碎,讓其中的骨髓溶入湯中,味道更香。每位$120/a

甘甘哋驅濕氣

土伏苓、扁豆等帶藥性的食材,煲出的湯始終帶甘味,加上其他健脾的中藥材齊煲,令療效更強,不過留意祛濕湯水不能每日飲用,飲用過量會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

扁豆薏米煲雞腳 放大圖片

 

加入了扁豆、蓮葉和赤小豆的湯水,具極佳的祛濕利水功效,不過稍為偏寒,華豐藥業的店主甘先生便用熟薏米來煲這湯作中和,再加上雞腳,令這道湯變得更甜。此湯逢星期一有售。每碗$12/c

烏豆茯苓桑寄生湯 放大圖片

 

烏豆利水解毒,茯苓健脾袪濕,桑寄生驅風濕兼健筋骨,用上四小時來熬煮的湯水有助改善消化系統,連老人家都啱飲。此湯逢星期三有售。每碗$12/c

龜苓湯 放大圖片

 

屬於鎮店招牌的龜苓湯,用上原隻草龜、雲芝、土茯苓同煲五小時,是重頭製作。烏黑湯水味道帶甘,但配上玫瑰花,甘味中則隱隱帶花香,成了另一種層次。每碗$55/c

香荽陳皮水鴨湯 放大圖片

 

海景軒梁師傅選用了有祛濕功效的薏米,加上香荽、水鴨,煲上三小時,有利水祛濕,消暑生津的效用。當中加入的陳皮更是神來之筆,可中和香荽的獨特味道,令人更易接受。每位$120/a

點煲靚湯?海景嘉福酒店海景軒總廚梁輝雄 放大圖片

 

梁師傅對於食材的選擇非常細心,更注意品質對功效的影響,像他只會選用細條粟米鬚來煲湯,說功效比較好。

翠亨邨總廚陳立新 放大圖片

 

注重湯水的溫和性,令本來味淡的湯水變得更清甜美味,有謂骨甜肉香,原來選用不同的煲湯骨來配合材料便可提升湯水味道。

華豐藥業保健藥療營養湯店主甘先生 放大圖片

 

甘先生家族本身經營藥材店,對藥材的調配和配搭尤其注重,他謂材料的配搭和用量同樣重要,而他提醒消化系統本身太不好的人,不要飲太多薏米赤小豆等祛濕湯,免得排水過度。

a)海景軒( 2731 2883)尖沙嘴東部麼地道 70號海景嘉福酒店 B2層b)翠亨邨( 2376 2882)尖沙嘴彌敦道 132號美麗華商場 5樓 c)華豐藥業保健藥療營養湯( 2312 2581)尖沙嘴加拿芬道 33-35號發利大廈 4樓 3號室

冬瓜緩濕毒

家中濕氣重,還可以用抽濕機來抽濕,但體內濕重便無法照辦煮碗。除了祛濕,我們亦當健脾,中醫師彭明慧作了個有趣比喻:「像水龍頭壞了弄至滿地水,祛濕就像拖地,健脾則是維修水龍頭,修好了,才不會一直滴水。」今次她便為大家介紹了幾道祛濕健脾菜式,對打好底子更有長遠保健功效呢!記者:謝翠玲攝影:伍慶泉示範: Bowie( Cake 1 Cake)食譜及中醫資料提供:註冊中醫彭明慧


其他副刊影片 祛濕=排水=排毒 放大圖片
註冊中醫彭明慧

註冊中醫彭明慧

註冊中醫師彭明慧表示,祛濕湯、祛濕菜式在濕氣偏盛的季節最合時宜,這類菜式能增加小便次數和流量,從而排走毒素,加上健脾的食材,令人體脾陽振奮,脾胃健運,才能有效地抵禦濕邪的侵襲。

Bowie Yim@Cake 1 Cake創辦人 放大圖片

 

入行超過 10年,是多本暢銷食譜的作者,並曾主持電視台烹飪節目。

濕重 Checklist 放大圖片

 

□舌頭肥大、脷苔厚

□胸悶不舒、腹瀉和水腫、大便稀溏□感到一身沉重和關節笨重,時常疲倦□食慾欠佳或是小便不利

放大圖片

 

□用手輕按大腿五秒,放手後呈凹陷指痕狀(有最後一項已屬濕重,其他若超過兩項亦屬濕重)

火腿科甲 放大圖片

 

祛濕菜式也可以美味又醒胃,冬瓜祛濕,食法多樣,這個菜式用火腿夾冬瓜件,少許的鹹味也覺醒胃,加上有補脾的蓮子汁,看來更高雅。

材料

冬瓜 1斤、火腿 8片、蓮子 1湯匙、生粉水/鹽各適量、水 50毫升

做法 放大圖片

 

1.將蓮子浸軟,備用。2.冬瓜去皮、去瓤,切成約 1吋厚件,中間開一刀,但留約 5毫米別切斷。3.將火腿切成跟冬瓜件一樣大小,並夾在冬瓜件中,排在碟上。4.開大火,煲滾水,把瓜件隔水蒸 8分鐘,倒起蒸汁。5.煲滾水,放入蓮子煮至腍身,加入生粉水、鹽煮至稠身,淋在冬瓜面即成。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貼士

蒸冬瓜流出的汁料可用作打芡用。

淮山炒豬肚絲 放大圖片

 

鮮淮山即是山藥,有健脾祛濕的功效,快炒會有爽脆口感,配上豬肚以蒜茸同炒,做法簡單卻十分香口。

材料

新鮮淮山 1條、急凍豬肚(解凍) 1個、蒜茸/豉油各 1湯匙

做法

1.淮山削皮,浸在水中刨絲,再浸泡約 5分鐘備用。2.急凍豬肚切細絲,備用。3.燒熱鑊下油,加入蒜茸,先爆香豬肚絲,加入淮山略炒半分鐘,下豉油調味拌勻即成。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貼士

鮮淮山會較滑手,用刨來刨絲會較易處理,浸泡在水中便不會變色。

三豆祛濕粥

這個祛濕粥,做法簡單,而且具健脾祛濕的功效,煲前記着要將豆充份浸泡,煲出來的粥才會軟綿!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材料

赤小豆/炒扁豆/眉豆/生薏米/蓮子/芡實各 1両、陳皮 1塊、米(洗淨) 1米量杯、水 1公升

做法 放大圖片

 

1.赤小豆、炒扁豆、眉豆、生薏米、蓮子、芡實洗淨,泡水 2小時。2.陳皮浸軟,刮瓤,切成幼絲。3.煲滾水,加入米、( 1)和( 2),蓋上蓋,先以大火煮滾,再煮約 1小時至熬成粥即可。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八仙糕 放大圖片

 

這原是個清宮禦方甜點,據清宮醫案記載,當時清乾隆帝已年逾八旬,為暮年之人時,先後天俱虧,陰陽氣血虛損,所以御醫特別將藥材打成粉並製成糕點,以加強祛濕、補氣、健脾、養胃。

材料

淮山/芡實/扁豆/黨參(洗淨)/蓮子各 15克、茯苓/薏米/蓮藕粉/糯米粉各 10克、麥芽糖 1湯匙、水 500毫升

做法

1.將淮山、茯苓、芡實、扁豆、蓮子和薏米放入攪拌機中,打成細粉。2.煲滾水,放入黨參,用大火煮 30分鐘成 100毫升黨參水,留水略攤凉。3.將( 1)、蓮藕粉、糯米粉及麥芽糖、黨參水搓勻,鋪在掃上油的盆中,壓平,隔水以大火蒸 15分鐘成八仙糕。4.待八仙糕放凉後,放入預熱至 160℃的焗爐中,焗約 5分鐘,即可切件食用。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貼士

藥材要打得夠細,做起糕點來才會好吃。

其他祛濕妙法1.少嘆冷氣

很多人都說開冷氣開得多特別乾,原來在中醫角度,長期在冷氣房會令身體生濕。皆因濕、風、寒邪會從張開的人體皮膚毛孔而入侵襲體內,導致經絡受阻,體內生濕。

2.少喝凍飲

天氣一熱便會多喝凍飲,但原來這會加重脾虛問題,讓濕重的困擾更深。如果真的忍不到口,便最好在中午前後吃,切忌在早上剛剛起床後或晚上睡前飲用。

3.甜食生濕

原來甜食亦會令體內生濕,所以還是吃少點糖果甜品吧!

4.運動排水 放大圖片

 

做運動出汗是有效的排水、排毒的方法之一,適量運動有助促進氣血流通,進而防止內生濕邪的產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inglife 的頭像
    stinglife

    娛樂八掛大放送★

    stacy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