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爾夫球場上,『差點』(handicap)是對球員有利的制度;在商業世界,只差一點,足以令你滅亡」
我們學到的功課中,有些與過去所學的無異;有些在今天的世界中,則已變得不再一樣。你會在下面找到一些要點。某些措辭未加修飾,我不會要求大家體諒,因為我的工作不需要為自己的言論做整容手術。
1. 一個人所想的,與一個人所能得到的,往往是兩回事。投資世界尤其如此。
2. 市場暴跌之後,你的電話不會再響,而當你給客戶打電話,他們亦不會接聽。不過,當舞會再次開始,他們又會準備好掃貨。
4. 外國投資者仍然主宰著香港的股票市場。就我所知,世界上只有香港市場出現這種現象。
5. 上述現象,始於25年前香港出現前途危機,本地投資者逐漸由股票市場轉移至地產市場。感謝外國投資銀行,外國投資者相繼進場,取代本地投資者,到今天已全完取得主導權。
6. 外國投資者控制20%以上的港股市值;如果扣除控制性大股東的份額,更是接近50%,亦即流通市值的一半,相當於十萬億港元(1.2萬億美元)。
7. 按這些處於破產邊緣的投資銀行所說,他們背後那些處於破產邊緣的老闆,控制著港股每天80%的成交量。
8. 外國投資者主要對國際事件及資金的需求,而非對中國本地的情況作出反應。估值及基本因素往往置諸腦後。
9. 結果是,港股在外國投資者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之間,經常出現大幅的波動,忽上忽落。
10. 如果你不能長線持有股票(我說的是十年以上),把錢留在銀行吧。
11. 不要理會A股與B股之間的溢價或折讓。它們對套利或其他投資決定毫無幫助。
14. 不要與市場爭論,要高高興興地利用它,在投資者的愚蠢行為中獲利。
16. 不同的公司都有可能出現經營失敗或造假的謠言。如果你對所投資的公司有深入的了解,如謠言屬實,你可以作出相應的行動,又或可完全不要理會那些故事。大部份謠言都不是真的。
17. 除了某些例外的情況外,不要分散投資於中國以外的企業。我所說的例外是指那些提供世界級產品的企業,譬如蘋果、星巴克、卡特彼勒等。
18. 做好股市下跌會出現大虧損的心理準備。如果你不能承受50%虧損,你不應進入股票市場。
19. 不要因為價格已下跌很多而追逐某隻股票。只買好公司的股票,即使它們的價格沒有下跌多少。
20. 不要向下「溝淡」或過度押重注於某一隻股票之上。這裡不是沙田或澳門。壞事有可能發生,而且可能發生你身上。
21. 向前思考20至30年。外國投資銀行不能影響故事的長遠發展及趨勢。
22. 在大跌市中,個別股票會在不同的時段見底。你或會發現,在恒生指數到底的時候,有些你一直想買的股票,早已由低位反彈了25%。同理,有些股票在恒指反彈之後,才會探底。
23. 不要預測恒指或股價走向。當你思考並認為合理的時候,便進行買賣。
24. 不要期望一朝發達。只要你做應做的事,假以時日,財富自會建立起來。
25. 集中投資在幾間優秀的公司之上。在熊市中,強者受傷,弱者死亡。
26. 不要單純因為股票價格的升跌而調整你的投資組合。不二法門是,緊守贏家及拋掉輸家。
27. 目前港股的估值已回到1982至1984年。當時香港面對前途危機,香港人爭著要移民外地,恒生指數低見676點。30年過去,恒指升了3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