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大海嘯、核災難已經發生了 10天,股市是下跌了,但沒有出現恐慌性下跌,恒指跌 1000多點不是甚麼恐慌性拋售,遠比不上 1987年的大股災,也遠比不上 10年前的 911……沒有真正的恐慌性拋售,就沒有所謂的撈底機會,真正的大核災難還沒發生,也希望不會發生。現在,是真正冷靜地分析不同板塊今後將面對的問題與機會。先談問題,我認為日本人遭受大難,相信好一段時間裏不會有心情出外旅遊購物,香港的名牌店,除了內地旅客外,另一個主要的顧客是日本人,因此,收租股、零售股可能受到影響。日本是全世界生產汽車零件、電子零件的中心,今日全球的製造業都奉行 Just in time的原則,即盡可能不堆積存貨,生產過程以不斷供應為原則,沒有存貨的供應鏈可能會因為日本大停電而受到影響,缺乏來自日本的零件、汽車生產、電子用品的生產也會出問題。
考慮買美國藥業股
災後重建股在這場地震災難的第一天已經炒起,大家要留意股價若炒得太高,就不好再高追,若 PE值超過 30倍就不值得追了。醫藥股這個板塊還很少人提起,不過,在香港上市的醫藥股多是內地藥廠,所生產的藥物不是以抗癌為主,而日本在這次核災難之後,抗癌藥物的需求增加,大家不妨考慮直接買入美國藥業股,特別是生產抗癌藥物的藥廠股,若不熟悉美國股市,就考慮買基金。此外,還要小心日本的保險公司可能會拋售海外的資產,包括股票以籌集資金賠償給受保的客戶。日本面對核災難,日本人冷靜的面對,沒有大舉外逃,內地、香港、澳門的中國人則上演一套令全球嘲諷的搶鹽笑話,這是笑中有淚的悲哀,近幾個月,香港的政客天天要政府順應民情,但是,香港的民情是甚麼?是無理性的自我恐慌,若要順應民情,港府是不是應全民派鹽?曾淵滄大學教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