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媽話「讀書唔成先至去耕田」。不過在菜園村生活館,偏有一群青春少艾在鋤禾,為的不是消閒 happy farm,而是用腳投票,希望在「中環價值」以外尋出路。就算 JobsDB沒有「農業」一欄、耕田不足以餬口,只想疾呼「我的志願是農夫」!記者:蔡慧敏攝影:陳陶鈞
其他副刊影片 中環掉頭入元朗 放大圖片
■現時生活館約有一斗田地(約 7,000平方呎), Jenny希望新館能找到四、五斗地。
反高鐵運動落幕多時,政府講明 10月中便會殺入菜園村,要執包袱的,除了落地生根幾十年的村民,還有今年 3月才開張大吉的菜園村生活館。生活館是「館長」李俊妮 Jenny和一班高鐵分子的實驗場,前身是廢置的豬欄,由清理土地、開墾到廚房廁所都是大家一手搭建:「反高鐵事件凝聚了好多人,不應該過咗就算。怎樣把這群人在經濟和生活的層面連結起來?好多人對生活都有好多不滿,不如一齊尋找出路。」常說「土地是香港最珍貴的資源」,不起發水樓,用來生產食物又得唔得?「耕田亦有好多 politics。當經濟嚴重向商業和地產傾斜,要耕田,其實要對抗好多嘢。」大路明明往中環,煞車掉頭入元朗,就是新生活的第一步。城市人上山下鄉,首要對抗的是自己原有的觀念。「曱甴,以前簡直不可能在我的視線內出現。」但與土地接觸,蛇蟲鼠蟻避無可避,「一翻開泥土,勁多蝸牛蛋和蚯蚓!但它們的出現代表土地有營養……」 Jenny以前對貓敬而遠之,但現時喝了啤酒、戒備稍減時也會摸摸牠們。種田後,連消費行為也一併改變:「家出到去覺得乜都好貴,所有嘢都要錢。但在田裏可以隨便攞食物!吃自家製的麪包和意粉是不會厭的。」以前只會把麪包翻叮,但現在會由搓麪粉開始;更加少去超市,幸好老家在大埔,街市仍有賣本地貨的檔口:「他們賣的未必是有機,但至少有良心,不時不種,或者收割後會擺一陣,等農藥散去才出售。」阿媽也成改造對象:「未必能改變她的消費模式,但至少資訊多了,教曉她哪一檔賣好貨。」
放大圖片
■在 city'super索價十幾蚊一棵的 basil(羅勒),這裏遍地都是。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菜園村一直有搞導賞團,村民順手拈來一條草都有故事。
放大圖片
■牆頭的炮仗花。
半農半×的生活 放大圖片
■ 9月 19日菜園村舉行了中秋晚會,當日人馬沓沓。
現時生活館的有機粟米、羅勒、茄子等每星期穩定出菜兩次,運到太和職工盟的有機菜檔擺賣。但收入僅可支付各人部份交通費,與「自給自足」距離甚遠。明知耕田不足以餬口,「半農半×」才是實踐方向,即是花一半時間耕田、一半時間留守自己在城市的崗位,令生活有着落之餘,又不會斷絕與城市的聯繫。 Jenny本身是自由工作者,教中學生攝影、協助傷殘人士做運動,「半×」算是有點基礎,但為了「半農」,反而要更積極工作:「以前覺得大不了就搵番份正職,家要 keep住有 freelance做,就要好好保存 network。」另一邊廂,生活館的新址懸而未決,新村那邊沒有這麼多地方,地主又坐地起價。但就算要另址再建生活館,不能與新村「行孖咇」,他們與村民仍會保持聯繫。「雙方的互動是知識的交換,村民教我們耕種,我們又把食物包裝、加工。」生活館的紫蘇葉醬、羅勒腰果醬、蘋果薑味醬奇貨可居,就是將土產增值的例子。對 Jenny而言,在生活館除了學會耕田,最重要是學習做個「促進者」:「領袖是訂立一個目標,然後大家一齊進發;但一個好的 faciliacator不是要分配工作,而是讓每個人都有所發揮。這個不容易,因為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如何在現有的氛圍內擴闊層面、想下一步要點走,都要好冷靜。」「現時地方不穩,好多嘢不能展開。生活館在生產以外,還有文化和藝術創作,將來會搞更多的工作坊和講座。」
新界其實好恐怖
對城市人而言,新界「山清水秀」,是假日郊遊的好地方,但 Jenny話「新界其實好恐怖」:「農地被亂改作廢車場,有錢就乜都得。原居民夠惡,佢個姓大過你,沒有道理可言。」菜園村村民是「外來人口」,就成為被欺壓的對象:「權力位置分佈這麼不平等,只因為你遲了來定居?新界的村民還面對好多問題,係咪要坐埋一齊傾?」另起爐灶,難道要拆發叔的檔?此外地產商作為新地主,又是另一種勢力:「發展一定與環境有衝突。我們不是要扭轉這種發展,但要俾多啲人知道他們造成的破壞,才不會這麼肆意……」
放大圖片
■除了平叔的茶果,過一點還有好好味的咖喱豆卜。
放大圖片
■中秋晚會也算是 farewell,村內的產品傾巢而出。
放大圖片
■野外處處是寶,信手拈來的紫蘇葉,原來可以做出好味醬料。$88/瓶
放大圖片
■周思中主理的「生命 麪包」新鮮出爐。
放大圖片
■雞屎藤是鄉郊智慧,我們怎想到路邊野草可擺入口?
放大圖片
■咬大包要花點牙力,食過便知美 X麪包有陣工業味!
放大圖片
■ Calvin的環保喇叭明顯與生活館同聲同氣。
放大圖片
■夾 band的阿南和 Katy:「希望新村的復耕牌快點搞掂!」
菜園少女有 say
雖然菜園村生活館在搬村期間可能要「冬眠」,但抗爭的種子已植根在菜園少女的心!談起耕田的理想、社會的不公,她們分分鐘比維園阿哥更憤怒。
巧媛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學生 放大圖片
「我 5月時因為做『社運』功課第一次去生活館, 7月開始密集地耕田,現時也有去馬屎埔上耕作班。開始時連鋤頭都唔識用,用腰力會攰死!其實要一手按住、一手在後面用力,似槓桿。耕田對我來說是要尋找在商業社會以外的另一種價值!自從讀了社會科學,已經同以前的朋友疏遠了,他們聽到我想做農夫,反應都是『點解』或『搵唔到食 o架喎』,好似好出奇、好唔應該咁。」
小明應屆中七畢業生、即將往台灣升學 放大圖片
「 6月尾跟老師來學植物知識,原來 J形青瓜是因為成長時被蚊蟲叮過有傷口,所以成枝生歪了。在街市看不到,因為用了農藥,枝枝都生得一式一樣。以前愛食肉,家發現原來菜都可以好好味;曱甴蟲蟻都不怕了,在屋企牠們不應出現,但在田裏我們才是不速之客。跟爸媽說過想做農夫,他們的反應是『耕田就無錢買防曬、腳又粗』;朋友聽到我去耕田又問『點解咁折墮』!」
Angel曾參加反高鐵運動、正職書店經理 放大圖片
「生活館的廚房、廁所和化糞池都是就地取材用鋅鐵板搭建的,電線也是村民幫手拉的。自從耕田之後,對人對事都變得較有耐性,不會那麼執着!生活館令我多了好多正能量,也是知識交流的地方。袁易天做了有機耕作十幾年,現在我們種的辣椒比村民本身種的還要好,而且他煮嘢好好食,家再食外面的菜總覺無味!生活館的小貓也由我照顧,牠們令我有更大動力去生活館耕田!」
■菜園村四小花,(左起)巧媛、小明、 Angel和 Jenny。
元朗絲苗已成絕響、新界菜買少見少……香港並非瘦田無人耕,只是把田地善價而沽。外人惋惜舊物遺蹟,日日在田裏幹活的真正農民又如何想?向地產商投降真的十惡不赦?日曬兩淋的滋味如何,別空談,自己落田感受一下吧。記者:蔡慧敏攝影:楊錦文、陳陶鈞鳴謝:端記茶樓、東華三院天廚鄰舍互助計劃
限定名物西洋菜
大帽山川龍村跟荃灣市區相距不過十多分鐘車程,卻頗有世外桃花源之感,層層叠的西洋菜田流水淙淙。黃大姐腳板不怕地熱乾煎,赤腳走來走去,「你們來得不合時,夏天的瓜上星期採光了,西洋菜還有兩星期才收成。」每年十月至翌年五月是西洋菜當造季節,只要勤力除草,西洋菜就源源不絕長出,不用播種。「星期日多人上山,之前一晚十一時開始摘菜給端記,摘到朝早六點。排隊買菜的人要等足兩小時。」每袋西洋菜不過廿元,約一斤重,賣到尾聲時一袋塞夠兩斤。種西洋菜最重要是水質靚,大帽山水得天獨厚,雲霧繚繞也適合西洋菜脾性,加上黃大姐田裏的菜根,已種了四十多年,「越老越正斗!近入水位的菜特別爽脆,熟客會等我摘到那裏才開聲買菜,好醒目。」川龍的原居民姓曾,如「端記茶樓」的輝哥,黃大姐六畝田每年要交兩萬多地租,村內約有十幾個農夫,但只屬小規模手作仔。話說一出世就耕田的黃大姐從東莞來港,因為舅父在川龍,便重操故業,一種便是十五年,她說:「試過去洗街市,但耕田可以看管子女,他們才不會學壞。」現時兩隻化骨龍都已經入讀大學,倒是田裏的幹活一刻都放不下,就算在六至九月沒菜收割的日子,也一樣要日日除雜草,而且不能用殺草水,「歇暑期間要『曬地』,曬到田地變白,前幾天才剛剛再放水入去……試過有年偷懶,結果種出來的菜全部『打黃』(菜葉變黃),顧客問起,我惟有撒謊說自己去了旅行。」很多八十後夢想歸園田居,黃大姐的子女想耕田不知幾方便,但她卻耍手擰頭:「日曬雨淋這麼辛苦,種田又困身,夏天沒甚麼收入,平均計每月只得七千多元……」辛苦換不來世間財,月入七千多元,還不夠時下年輕人換兩次手機!難怪她不建議人耕田了。西洋菜耗肥量驚人,但雞糞和花生麩等天然肥料在香港早已絕迹,得靠大陸入口。大陸貨,少不免有蠱惑,「每七十五斤三百多元,有一半是沙!以前香港還有花生麩時,才賣七十多元。」她的西洋菜是「限定名物」,連師奶都不會講價,只因人人皆知,大帽山曾經是香港的農產重地,「住在山上過七八十歲的人,全都耕過田,有任何事問問他們就成。」試過寒流襲港,山上結霜,黃大姐趕緊搶救,結果反而令菜根一命嗚呼:「原來任霜雪溶掉就可以。」以前農民還會趁夏天時種禾,地盡其用,「種米又要耙田、又要有風櫃和攪米機,好麻煩。」
放大圖片
■黃大姐:「三至四星期時間,南瓜就可以長至四斤之巨。」
放大圖片
■路旁屋仔收藏柴火方便煲凉茶。
寶山中的智慧
西洋菜以外,黃大姐的田還有好多寶物。單是「雜草」都有好多種:「這是假椒仔,可以做跌打山草藥;石榴葉,切幼焗茶對糖尿好……」菜田佈局也機關重重,種潺菜的花槽插滿燒烤叉,避免貓狗跳上去亂踩。她偶爾還會爆出「有計食計、有力食力」之類金句:「一節節的番薯藤,每節都有一個芽,要曬到微微變皺,把兩節連芽埋在薄薄泥土下就會生長,經常淋水又不會發根,肥料要開花後才下,不然只會『錢多溝死女』。」廿四節氣也琅琅上口:「番薯在立秋前後一周下苗,過了白露就太遲,到霜降就有收成啦,然後到正月才再種……」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問她十五年來有甚麼特別事發生過,一件都想不出。「當年拍《人肉叉燒包》時,我都未來呀。」
放大圖片
■摘好的西洋菜,部份會賣給隔鄰的端記茶樓。
放大圖片
■萍姐與發哥陳年合照,據說發哥逢周四周日都會來行山買菜飲茶。
放大圖片
■隔壁萍姐也有塊小田,兼售山中土產藥材,有何效用,她一清二楚。
放大圖片
■黃大姐:「這兩塊木板是『重點』,墊住落田才不會踩斷菜根。」
放大圖片
■淮山果,用來煲湯。
放大圖片
■紅薯,有旺血功效,又粉又甜,煲糖水和豬肉皆可。
放大圖片
■拳頭般大的番茄,很鮮甜,非街市的發水茄可比。
放大圖片
■這是傳說中的曇花,黃大姐:「晚上九時多就開始開花,好靚。」
放大圖片
■原來蘆笋要種到第二年才好吃,生吃一樣清甜又濃郁。
放大圖片
■很有性格的番薯藤,過份淋水施肥,欲速反而不達。
未曾熄滅的柴火 放大圖片
Ling姐的老家在元朗石塘村,就在 Yoho Town後面,現時仍有小量田地,種了甘蔗和瓜菜,「都是我們落 Order,阿媽才會種,哈哈!」本身是烹飪導師的她,每逢過年都做過百底蘿蔔糕,蘿蔔由後院「產地直送」,用柴火蒸熟,特別有木炭香氣。「大陸的蘿蔔夠大隻、重身,但總不夠甜。我們自己種過菜,特別有要求,會選本地菜來買。」我到達時, Ling姐的爸爸正在用柴火蒸雞屎藤。說童年農村生活, Ling姐格外興奮:「以前氣候分明,冬天好大霧,阿哥人在霧中,怎樣喊也看不見他,阿爸會捉田裏的青蛙來做煲仔飯,好好味,青蛙皮用來做鼓。」打風時整個屋頂會被吹走,水浸過膝頭,當年一陣風把整整一造米捲走, Ling媽仍猶有餘悸:「政府只賠了幾十元罷了。」兩老當年選擇在這裏生根,因為菜站就在現時 Yoho Town的位置,現在,老媽因為腳痛要經常針灸,已搬到天水圍與 Ling姐同住,「由這裏行出去馬路要十五分鐘,始終不方便。」雖未聽聞地產商打石塘村主意,但若要收地, Ling姐說老人家應該也沒所謂:「始終發展是必然的,起西鐵,都不知搬了幾多人。」石塘村各戶是雜姓的客家人,賠償方案大概跟菜園村差不多。「有朋友是油田村的原居民,六七年前地產商出二百幾萬收幾千呎地,最後都交易不成。」就算交易成功,也換不到一個單位。臨走, Ling老公南哥開車送我們出村,路過樓盤時慨嘆:「為何元朗樓都可以賣五千多元一呎?」要記住,新樓廚房,還做不到柴火蘿蔔糕!
放大圖片
■ Ling姐一家齊齊整整,但落田是假象,老人家腳痛,早就金盆洗手了。
放大圖片
■雞屎藤鋪滿一桌, Ling姐:「拿回公司,一瞬間就吃光了。」
放大圖片
■ Ling爸老當益壯,朝朝踩單車去元朗飲茶,劈柴是小事。
放大圖片
■木瓜發育非常強勁,重甸甸的,捧上手肯定不得了。
放大圖片
■田裏忽然發現大冬瓜,比成人前臂還要長。
放大圖片
■聖誕飾物放在瓜棚,當稻草人趕鳥, Ling姐:「自以為可以啦!」
■川龍三寶,左起黃大姐、萍姐和端記茶樓的輝哥。
元朗絲苗已成絕響、新界菜買少見少……香港並非瘦田無人耕,只是把田地善價而沽。外人惋惜舊物遺蹟,日日在田裏幹活的真正農民又如何想?向地產商投降真的十惡不赦?日曬兩淋的滋味如何,別空談,自己落田感受一下吧。記者:蔡慧敏攝影:楊錦文、陳陶鈞鳴謝:端記茶樓、東華三院天廚鄰舍互助計劃
限定名物西洋菜
大帽山川龍村跟荃灣市區相距不過十多分鐘車程,卻頗有世外桃花源之感,層層叠的西洋菜田流水淙淙。黃大姐腳板不怕地熱乾煎,赤腳走來走去,「你們來得不合時,夏天的瓜上星期採光了,西洋菜還有兩星期才收成。」每年十月至翌年五月是西洋菜當造季節,只要勤力除草,西洋菜就源源不絕長出,不用播種。「星期日多人上山,之前一晚十一時開始摘菜給端記,摘到朝早六點。排隊買菜的人要等足兩小時。」每袋西洋菜不過廿元,約一斤重,賣到尾聲時一袋塞夠兩斤。種西洋菜最重要是水質靚,大帽山水得天獨厚,雲霧繚繞也適合西洋菜脾性,加上黃大姐田裏的菜根,已種了四十多年,「越老越正斗!近入水位的菜特別爽脆,熟客會等我摘到那裏才開聲買菜,好醒目。」川龍的原居民姓曾,如「端記茶樓」的輝哥,黃大姐六畝田每年要交兩萬多地租,村內約有十幾個農夫,但只屬小規模手作仔。話說一出世就耕田的黃大姐從東莞來港,因為舅父在川龍,便重操故業,一種便是十五年,她說:「試過去洗街市,但耕田可以看管子女,他們才不會學壞。」現時兩隻化骨龍都已經入讀大學,倒是田裏的幹活一刻都放不下,就算在六至九月沒菜收割的日子,也一樣要日日除雜草,而且不能用殺草水,「歇暑期間要『曬地』,曬到田地變白,前幾天才剛剛再放水入去……試過有年偷懶,結果種出來的菜全部『打黃』(菜葉變黃),顧客問起,我惟有撒謊說自己去了旅行。」很多八十後夢想歸園田居,黃大姐的子女想耕田不知幾方便,但她卻耍手擰頭:「日曬雨淋這麼辛苦,種田又困身,夏天沒甚麼收入,平均計每月只得七千多元……」辛苦換不來世間財,月入七千多元,還不夠時下年輕人換兩次手機!難怪她不建議人耕田了。西洋菜耗肥量驚人,但雞糞和花生麩等天然肥料在香港早已絕迹,得靠大陸入口。大陸貨,少不免有蠱惑,「每七十五斤三百多元,有一半是沙!以前香港還有花生麩時,才賣七十多元。」她的西洋菜是「限定名物」,連師奶都不會講價,只因人人皆知,大帽山曾經是香港的農產重地,「住在山上過七八十歲的人,全都耕過田,有任何事問問他們就成。」試過寒流襲港,山上結霜,黃大姐趕緊搶救,結果反而令菜根一命嗚呼:「原來任霜雪溶掉就可以。」以前農民還會趁夏天時種禾,地盡其用,「種米又要耙田、又要有風櫃和攪米機,好麻煩。」
放大圖片
■黃大姐:「三至四星期時間,南瓜就可以長至四斤之巨。」
放大圖片
■路旁屋仔收藏柴火方便煲凉茶。
寶山中的智慧
西洋菜以外,黃大姐的田還有好多寶物。單是「雜草」都有好多種:「這是假椒仔,可以做跌打山草藥;石榴葉,切幼焗茶對糖尿好……」菜田佈局也機關重重,種潺菜的花槽插滿燒烤叉,避免貓狗跳上去亂踩。她偶爾還會爆出「有計食計、有力食力」之類金句:「一節節的番薯藤,每節都有一個芽,要曬到微微變皺,把兩節連芽埋在薄薄泥土下就會生長,經常淋水又不會發根,肥料要開花後才下,不然只會『錢多溝死女』。」廿四節氣也琅琅上口:「番薯在立秋前後一周下苗,過了白露就太遲,到霜降就有收成啦,然後到正月才再種……」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問她十五年來有甚麼特別事發生過,一件都想不出。「當年拍《人肉叉燒包》時,我都未來呀。」
放大圖片
■摘好的西洋菜,部份會賣給隔鄰的端記茶樓。
放大圖片
■萍姐與發哥陳年合照,據說發哥逢周四周日都會來行山買菜飲茶。
放大圖片
■隔壁萍姐也有塊小田,兼售山中土產藥材,有何效用,她一清二楚。
放大圖片
■黃大姐:「這兩塊木板是『重點』,墊住落田才不會踩斷菜根。」
放大圖片
■淮山果,用來煲湯。
放大圖片
■紅薯,有旺血功效,又粉又甜,煲糖水和豬肉皆可。
放大圖片
■拳頭般大的番茄,很鮮甜,非街市的發水茄可比。
放大圖片
■這是傳說中的曇花,黃大姐:「晚上九時多就開始開花,好靚。」
放大圖片
■原來蘆笋要種到第二年才好吃,生吃一樣清甜又濃郁。
放大圖片
■很有性格的番薯藤,過份淋水施肥,欲速反而不達。
未曾熄滅的柴火 放大圖片
Ling姐的老家在元朗石塘村,就在 Yoho Town後面,現時仍有小量田地,種了甘蔗和瓜菜,「都是我們落 Order,阿媽才會種,哈哈!」本身是烹飪導師的她,每逢過年都做過百底蘿蔔糕,蘿蔔由後院「產地直送」,用柴火蒸熟,特別有木炭香氣。「大陸的蘿蔔夠大隻、重身,但總不夠甜。我們自己種過菜,特別有要求,會選本地菜來買。」我到達時, Ling姐的爸爸正在用柴火蒸雞屎藤。說童年農村生活, Ling姐格外興奮:「以前氣候分明,冬天好大霧,阿哥人在霧中,怎樣喊也看不見他,阿爸會捉田裏的青蛙來做煲仔飯,好好味,青蛙皮用來做鼓。」打風時整個屋頂會被吹走,水浸過膝頭,當年一陣風把整整一造米捲走, Ling媽仍猶有餘悸:「政府只賠了幾十元罷了。」兩老當年選擇在這裏生根,因為菜站就在現時 Yoho Town的位置,現在,老媽因為腳痛要經常針灸,已搬到天水圍與 Ling姐同住,「由這裏行出去馬路要十五分鐘,始終不方便。」雖未聽聞地產商打石塘村主意,但若要收地, Ling姐說老人家應該也沒所謂:「始終發展是必然的,起西鐵,都不知搬了幾多人。」石塘村各戶是雜姓的客家人,賠償方案大概跟菜園村差不多。「有朋友是油田村的原居民,六七年前地產商出二百幾萬收幾千呎地,最後都交易不成。」就算交易成功,也換不到一個單位。臨走, Ling老公南哥開車送我們出村,路過樓盤時慨嘆:「為何元朗樓都可以賣五千多元一呎?」要記住,新樓廚房,還做不到柴火蘿蔔糕!
放大圖片
■ Ling姐一家齊齊整整,但落田是假象,老人家腳痛,早就金盆洗手了。
放大圖片
■雞屎藤鋪滿一桌, Ling姐:「拿回公司,一瞬間就吃光了。」
放大圖片
■ Ling爸老當益壯,朝朝踩單車去元朗飲茶,劈柴是小事。
放大圖片
■木瓜發育非常強勁,重甸甸的,捧上手肯定不得了。
放大圖片
■田裏忽然發現大冬瓜,比成人前臂還要長。
放大圖片
■聖誕飾物放在瓜棚,當稻草人趕鳥, Ling姐:「自以為可以啦!」
■川龍三寶,左起黃大姐、萍姐和端記茶樓的輝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