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並非時常理性

投機的人,怎麼可能是理性的呢?

簡單而言,操控著大部分資金的小部分人,擁有比其他人更多的資訊。前者往往在股市高低位受到貪念、恐懼、嫉妒等的情緒所影響,最終犯下大錯。看看以前發生過的事你就明白我的說法了。

不少大型基金都是以模型作為投資決定的依歸,而不需要經常緊貼股市的變化,尤其是在一場無法讓模型料到的金融風暴之後。由於它們普遍比普通投資者準備更充足,因此犯錯的機會較小。大部分時間裡,如果市場走勢明確的話,模型確實能令這些基金獲利高於普通散戶。

但在極端的時候,這些模型還管用嗎?還是說需要人為操作呢?
 
目前的股市讓我困惑,尤其是看見香港和內地的股份表現還是比2007年低。儘管美國、中國和歐洲都有不利消息傳出,亞洲和歐洲的股市都處於歷史高位,而且獲利還在增加。我不明白為何內地股市滯後了。

讓我們回到2007年。當時一天的成交可以達到1,000億元,因此可以肯定買家必然是大型基金。它們的決定是錯的。而在恒指低見10,000至12,000點的時候,我有些在力寶工作的交易員跟我說,大部分賣股的指示都來自8大基金經紀。這樣一來這些基金又再錯一次,也印證了我的高低位理論。

回看現在,經過3年的獲利和股息增長,上海股份的價格還是比07年高位低了60%,比09年低位稍高。正如06和07年時,中央現在也對市場進行了緊縮,但這不能阻止市場的動力。不過,現在的看淡情緒卻是自00年來最高的。因此,我認為目前股市更像是接近低位,而不是高位。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些大型基金必然已開始賣股,因此不少股份股價都跌了25%。光看指數不覺得什麼,但其實整體市場已經相當受創了。
 
我沒有辦法完全證明我的高低位理論。不過在香港,85%的成交都是由8大經紀行控制的,因此可以看出基金的買賣和市場的強弱有很強的關連。理論畢竟是理論,而那些模型大多數時間(80%)都是挺有效的。

讓我們看看最近發生了什麼事。

貝爾斯登將旗下兩隻按揭對沖基金清盤之前的兩個月,其股價才剛達到172美元的歷史高位,後來差點破產,結果被美國銀行以10美元的價錢收購了。貝爾斯登基本上是隻機構股,不過看來那些大型基金又錯了。

美國按揭違約數額在06年中就已達到了高位,不過直到07年春季,代表著按揭債券表現的ABS指數才開始下跌,接下來就是史無前例的抛售行為。為何有關機構要那麼多時間才能反應過來呢?如果消息很早之前公佈的話,這些基金又怎麼會同時賣股離場呢?
 
美國全國的金融巨人如雷曼兄弟、花旗、美國銀行、AIG等都受到美國投資基金的支持,但最終還是倒台了。可以說這些基金根本沒有做到人們預期的調查和監控作用。

就以美國銀行作例子。這個金融巨人以過高的價錢購入了Countrywide和美林,然後勾銷了接近600億美元的可能按揭損失。淡馬錫在美國銀行股價為2至3元的時候把它賣了,現在它股價為15元。也有人在福特股價只有1元的時候因恐慌而把它賣了,現在其股價為18元。不要告訴我這些所謂大基金不害怕股市波動。

因此,為何要相信它們對內地和香港的看法呢?它們可能是在08和09年金融風暴時嚇得趕緊賣股的那些人呢!這證明了在非常時期,人們的情緒還是會淩駕理性思考。我們都會犯這樣的錯,問題是這些基金不是應該很專業的嗎?

股市景氣時,它們賺的不比我們多得多;股市不景氣時,它們可是損失得很!因此,各位不必因為基金的售股而感到害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inglife 的頭像
    stinglife

    娛樂八掛大放送★

    sting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