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為科學家,
可能要經過數十年的努力,
但三十八歲的趙慧君,
只用了十三年便成為
中大醫學院化學病理學教授,
最近更獲頒有「女性諾貝爾獎」之稱的
第九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小時候的趙慧君喜歡看衛斯理小說,
愛猜作者的布局,
長大後則成為醫學界的衛斯理,
利用邏輯推理解決一個個醫學難題,
連財爺曾俊華也在網誌大讚說:
「香港人有她的腦袋,還怕甚麼?」
而且,她更比小說中的衛斯理少一分衝動,
從小到大,由科研工作到管教女兒,
都以一套邏輯思考處事;
即使面對生死,一樣可冷靜處理。
「與其浪費精神害怕和傷心,
倒不如用這些精神去解決問題。」
趙慧君如是說。
由前線醫生轉做科學家,趙慧君說只因想做得更多,「老人家中了風,情況只會一次比一次差,看到很心翳,不想安於現狀;如果無人做研究,醫學怎會昌明?」
記者想像中的科學家,總是戴着厚厚眼鏡、穿得隨便,說得艱深。沒想到眼前的趙慧君猶如鄰家女孩,說話簡潔,沒半點高傲。
她最新的科研突破,是利用母親的血液分析胎兒DNA,驗出胎兒有否患上唐氏綜合症。傳統上要測試胎兒有否患上此症,孕婦必須接受羊膜穿刺測試,但風險很大,皆因每二百個受測試的孕婦中,便有一個流產。趙慧君的研究就能免除這種風險,令所有孕婦安心。
「科研永遠做不完,只會精益求精。唐氏綜合症的測試還可以有很多進步,例如將成本減低令更多國家都應用到。」她與師傅、中大醫學院副院長盧煜明最近將這種DNA測試應用於癌症,利用血液驗出肝癌、乳癌和卵巢癌。對於這些成功,趙慧君並未滿足,希望將技術套用在其他癌症與遺傳病上。
由九九年開始,她便埋首研究,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才獲得今天的成就。記者千方百計問她科研路上的辛酸史,也想知她會否像牛頓一樣,從小事悟出大道理,怎料她以一貫冷靜的態度回答說:「點會吓吓都咁戲劇性?每件事都是基於邏輯思考,知道下一步應該如何走,實驗結果不對,可能是方式做得不好,但很快就走回對的路。這些不是困難,而是過程,無人寫包單每個實驗都成功。」
剛獲得「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趙慧君覺得很特別,「以前在醫療、生物科技界獲獎,今次是來自不同範疇的科學家,而且這個獎專為女性而設。」
曾俊華九月曾探訪趙慧君的研究隊伍,近日更在網誌大讚她的研究成果是「人類的福音」。
零理想
做科學家最重要是思考,趙慧君自小愛看謎語書和偵探小說,「放學回家就看教育電視,回答節目的問題然後寄去港台,第一架模型車就是小三時教育電視抽中了我。看着指示砌模型,好好玩。」
那年代人人迷戀衛斯理,趙慧君不但喜歡,更看得認真,「除了猜想小說發展,亦會想現實有沒有可能發生,好像藍血人就一定不會出現,但迷你晶片植入人體就做得到,現在貓狗都植入晶片以資識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