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公平較量

港交所(388)拒絕曼聯來港上市的決定是正確的。至於新加坡貪婪地接受其申請,正好說明他們漠視投資者的長遠安全利益。

同一樣的股票在不同的地方應受到相同的對待。否則,你可懷疑當中是否有不可告人之處。如果一間公司在其首選的市場被充份的理由拒絶,而要改到另一個市場上市,這已說明該公司並不可信。

太古(19)/(87)有A股及B股的結構,而恒隆(10)/(101)、會德豐(20)/九倉(4),亦有不公平的安排,讓大股東可以透過持有少數股份,便能取得公司的控制權。雖然這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但我認為不應有例外。為求一視同仁,我期望這問題可以得到處理。

反正熊市當道,我們應來個大掃除,讓未來更加安全及公平。

美國政府喜歡用抨擊中國的方法,作為自己無力控制經濟形勢的借口。有一天,當中國與其他更關心自身獨特利益的國家結盟,美國將會自食其果。恐怕奧巴馬先生不單會在下次大選落敗,還會在下次大選之後,令數以百計的民主黨議員,加入申請失業救濟的大軍之中。不要搞錯,我並不是共和黨的支持者!我擔心的是某些美國公司的未來,它們視中國為其產品有增長潛力的目標市場。
 
這是你沽出西方銀行的最後機會。匯控(5)及渣打(2888)除外,它們亦於英國上市。

大部份西方銀行都在瞞騙投資者,沒有坦白交代譬如其所有資產價值,及貸款現值等的真實情況。此外,我個人相信,它們當中一些目前頗有名聲的,十年內將不復存在。投資者不單要失去八成市值,甚至可能一無所有。對於匯控,還有亞洲和內地的銀行來說,這將是取而代之的大好機會。

西方銀行的商業模式並不適合新世界秩序,必需推倒重來。瑞銀事件不過是冰山一角,而這冰山正搖搖欲墜。過去三十年,西方銀行過度依賴非銀行業務產生的龐大「快易」利潤。這情景將不復見。

投資者把內地銀行與西行同業比較,其中一項是股本權益相對資產的比率。我認同這指標的重要性。尤其我曾批評匯控一度讓這指標失控。不過,除此之外,還有幾個關鍵點。

內地銀行的利潤主要來自其對客戶提供終身的銀行及相關服務。它們基本上沒有涉及西方同業的投機活動。其次,西方銀行積累了大量有毒資產及貸款。由於害怕按市值入賬,會導致銀行體系出現系統性崩潰,這些資產及貸款的價值,在賬目上被允許高估。所以,用股本權益相對資產的比率作比較,在計算公式上本身便存有錯誤。如果美銀、花旗,及瑞銀要重估其資產價值,並將2007年前收購項目的商譽撇消,恐怕根本就不會有股本權益。這種情況很難在內地的銀行出現,它們在營運的過程中,早已為不良貸款作出撥備。

中煤能源(1898)股價急跌,這說明神華(1088)是煤股首選,兗州煤(1171)次之。要小心中煤,因為它的財務狀況並不太出色。而受到煤礦停產的影響,情況會變得更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inglife 的頭像
    stinglife

    娛樂八掛大放送★

    sting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