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昌順是香港校服始祖,屹立香港過百年,承辦近三百間中、小學及幼稚園的校服,見證學生及校服的變化。校服王國傳至第四代,由外孫女何曉茵(後中)接手。

老字號

校服大王 豐昌順

2012年09月06日 ~~ 第1174期 香港《壹周刊》

踏入九月開學的大日子,莘莘學子都穿上簇新的校服踏入校園,要數全港最老牌、規模最大的校服供應商,非豐昌順莫屬,現時包攬約三百間學校的生意。
豐昌順原是創辦於清末的染布廠,由廣東潮安的名門望族方氏掌舵,至四十年代才轉型做校服,女校真光的淺藍色旗袍,以至新法書院的水手裝均出自豐昌順,而其他校服商如金綸、維多利的創辦人,都師承豐昌順。
把這盤校服生意發揚光大的方業光亦十分傳奇,筆名方寬烈的他,別號「方詩人」,是文壇掌故專家。現年已八十八歲的他,把豐昌順交予外孫女何曉茵( Jennifer),透過搶攻幼稚園市場,以延續校服王國的祖業。


今年豐昌順取得保良局全線幼稚園的校服訂單,其中體育服每套售價$80。

上週四,臨近開學,絡繹不絕的家長擠滿豐昌順的分店,「我想換個大啲嘅碼﹗」「點解會無貨?上次打嚟又話有貨?」他們七嘴八舌,神色緊張,店員們都應接不暇。 Jennifer見慣不怪道﹕「依家係最後衝刺時段,唔算係最忙,但呢批家長大多係臨急抱佛腳,最後一刻先來換尺碼,特別躁﹗」最忙其實是十月及十一月,「香港冬天來得急,一轉涼,學校就要喺兩至三星期內更換冬季校服,家長會一下子湧到門市,而且冬季校服配件多,包括恤衫、校褸、冷衫、校呔等。」一套冬季校服連運動衫,單價近七百五十元,比夏季多一倍。

校服界少林寺


方業光(左)上週四在 鰂魚涌南豐新邨家中接受訪問,外孫女 Jennifer陪伴在側。他平日精神好時就埋頭寫書,其中一本講豐昌順百年歷史。當日他贈書予記者,先寫上記者名字,再簽上筆名方寬烈。

三十六歲的 Jennifer打扮樸素,育有一子一女,看上去與普通少婦並無分別。她主責豐昌順旗下九間分店,惠州的廠房則由父親何富國負責。公司承接近三百間學校的校服,包括真光、瑪利曼、英華及聖保祿中學等名校,市場佔有率約三成。今年, Jennifer透過投標,承接了二十張新訂單,其中一張訂單包括保良局旗下二十七間幼稚園。現時,公司每年營業額逾三千七百萬,是全港最大的校服商。
豐昌順既是「老大哥」,亦是校服界的少林寺。市面其餘四大校服商,包括金綸、金龍、金馬及維多利,創辦人皆是豐昌順的舊伙記。八十四歲的金綸老闆林松坡,五九年已自立門戶,他指前老闆方業光「冇架子」,「佢仲有個名叫『阿炳』,又係少爺仔,我哋都叫佢『炳少』,他為人有禮,我細佢幾年,佢都叫我松坡哥,不時問我哋意見。」
方業光祖籍廣東潮安,方家是當地名門望族,一門四房,他屬第四房,是名副其實的「少爺仔」,父親方養秋早年曾加入同盟會,資助孫中山搞革命。方家早於一九○三年移居香港,先祖分家後,四房分得染廠,即豐昌順。該廠創辦於清末,前身是一間在廣東海豐的染布坊。前證監會主席方正是其堂姪,「佢係大房嘅,方正嘅滿月酒,到佢結婚擺酒,我都有去飲。」方業光說。

染廠變校服商


豐昌順原經營布疋生意,照片攝於一九四○年,為公司位於旺角彌敦道的分店,翌年十二月日軍入侵,店內共值十多萬元的名貴絲絨被搶。(豐昌順圖片)

已退休多年、在家休養寫書的方業光,聽到記者來訪,十分雀躍。八十八歲的他說話不時氣喘,但講起往事仍如數家珍。「五十年代,上海佬來咗,本地嘅布廠、染廠設備唔夠佢哋先進,好多都做唔住。」方業光憶述。當時,豐昌順在長沙灣的廠房面積達一萬五千呎,韓戰後以二十五萬出售,他慨嘆﹕「當時美國撤退,覺得香港唔會好,如果留到依家,就發達唔使做了。」當年他曾在中環華人行開設百貨店金碧,更大爆秘史﹕「曾憲梓日日來嗌我賣佢 啲呔, 啲呔寫住 made in Italy,但其實唔係意大利做嘅,俾政府拉佢坐咗三個月監。佢個品牌原本叫金獅,我建議佢改做金利來。」


方業光曾任職一本名為《幸福》的家庭雜誌編輯,雜誌內的豐昌順廣告上,貼有一塊黃色布辦,可謂最早期的「 3D廣告」。

做校服則始於四十年代,內地中學移港漸多,校服開始盛行,香港真光中學的何中中校長找上門。「她指明要旗袍,長度要係膝下三吋,學生只可以行,唔可以跑。」其他名校如庇理羅士、英華等陸續找上門,「同一隻色嘅布料,一間學校揀咗就唔可以俾另一間,後來要出蠱惑,喺領口、衣袖等緄邊。」
五十年代的冬天天氣寒冷,豐昌順曾經向意大利訂購各種顏色的呢絨,製作西裝校褸,但因懂車褸的工人不多,未能大量生產。後來,專營國產服裝的萬新公司主動提出合作,由豐昌順提供紙樣及設計,萬新負責在上海製造,再運銷香港,即後來被學生揶揄為「盔甲」的大地牌校褸,後來改由星華貿易公司代理。「試過有次星華用青島嘅布做一款棗紅色嘅校褸,上唔到色,學生著住上堂,甩到一地紅毛,最後要用番澳洲布。」方業光指,金綸曾向天津廠家訂製校褸,以搶佔大地牌市場,「但佢哋唔識俾紙樣人,校褸袖太長腋窩太窄,成千件褸都作廢。」

和校長搭膊頭


每間分店都有個大貨倉,校服業界傳統喜用新奇士的橙箱盛載貨物,貪其平價實用, Jennifer近年在外訂造的豐昌順紙箱亦不及橙箱耐用。

染廠和百貨店先後結束,豐昌順專注做校服,方業光跑遍各區學校游說。拿到訂單,根據紙樣裁剪好布疋,再四出找山寨廠縫製,「用木頭車,由中環店鋪搭貨船到深水埗。嗰時石硤尾就負責車女裝,慈雲山就負責車男裝。」方業光略帶氣喘道。
當時做生意,交情少不了。「我同 啲校長點止熟,簡直搭晒膊頭!」方業光一臉緬懷道﹕「跑馬地三育中學嘅校長叫我到操場幫手檢查學生校服,睇吓邊個合標準;臨近九七,玫瑰崗學校有個主任話怕共產黨,問我去邊好?仲有校長叫我介紹工人,呵呵,我哋真係乜都傾。」但「有為有不為」,方業光透露曾經有廣州的中學校長找他合作,更提供地方及車衣工人給他,但該校書記私下提出要收取四成盈利,他馬上拒絕。「貪污喎,制唔過﹗」他瞪着眼強調。


香港真光中學的校服旗袍多年來沒有改變設計,仍然是直身的剪裁及淺藍色的布料,售價$175。

年年為學生度身做校服,方業光仔細記下香港學生的體形變化,笑說﹕「五十年代嘅學生突然間肥咗,因為當時好多富裕嘅上海人來咗香港讀書。我試過幫蘇浙(中學)一個中一男仔度身,腰圍四十二吋,真係嚇死你﹗要另外畫紙樣,我同校長講要收貴五成。」根據他的記錄,九十年代的中學男生,腰圍平均二十八吋,褲長平均三十九吋,分別比五十年代肥三吋及高了三吋半。

行業轉型限制多


一九四九年香港真光中學初中第一屆畢業生合照,學生穿的正是豐昌順出品的旗袍校服,當時裙長須過膝頭三吋。(豐昌順圖片)

如今,講關係搭膊頭的日子已不再,相反要和校長、家長教師會保持距離,免招人話柄。○八年,教育局要求學校以招標形式決定校服供應商。「○九年一度有十五間學校取消合作,當時真係好驚,我知學校貪平,但係試過其他供應商後,有十一間決定搵番我哋合作。」 Jennifer說。標書合約期限僅三年,有些學校會表明先做一年,或者數年便轉換款式, Jennifer慨嘆﹕「每間學校做嘅校服數量少,如果要特別嘅布料,如格仔或某種顏色,買布、起辦、設計嘅費用好高,年期太短嘅,一定會蝕本,如果轉款更會積貨,所以最近推咗不少新招標。」

學校招標要求無非價廉及穩陣,豐昌順歷史最久,分店多,大部分家長不用長途跋涉買校服,再加上十五年前已在惠州自設工場,現有逾三百名工人,控制成本之餘,可隨時按學校要求補貨,大大增加中標機會。「○二年,惠州由小型工場遷至大廠,有兩棟大樓,面積過萬呎,初時只係用咗三層地方,有員工講笑,剩餘嘅地方用來踢足球!」但現今廠房已爆滿,今年會新增生產線,正計劃增設廠房,及在北區開分店。「北區得大埔分店,上水、粉嶺過去太遠。」 Jennifer說。
她強調,做校服不會發達,「毛利低於兩成,過去幾年原材料升幅好大,如澳洲羊毛售價升咗九成,棉花失收,價格又升六至七成,當時訂布個個星期都唔同價。」 Jennifer指早年沒想到租金會颷升,沒有買鋪,近期最大威脅是加租。「一加就加三成﹗」她呻道。


臨近開學,仍有不少家長來到豐昌順北角永興街的總店,大部分是來換碼,店內雖有試身室,但不少學生即時套在衣服外試身。


豐昌順廠房設於惠州惠陽區,由父親何富國打理,面積過萬呎,今年將新增一條生產線。(豐昌順圖片)

繼承外公心願


Jennifer(左)與老公(右)在加拿大結識,同樣修讀電腦,現育有一子一女,和普通家長一樣,她正煩於為兒子找小學。(于港民攝)

在加拿大讀電腦系出身的 Jennifer,笑說自己「無端端」入了行。「其他世叔伯無興趣,三十年前爸爸就辭工加入豐昌順幫手,六年前佢叫我返來,幫公司電腦化,之後就順理成章接咗手。」她自小與外公方業光感情要好,小時候去酒樓飲茶,外公總會帶她與表姐到太古城買玩具。另外,她亦感動於外公對學生的感情。豐昌順一直有資助貧困學生買校服,只要有校長簽名,就可以半價甚至免費拿到校服。採訪時,方業光解釋,原來七十年代,有一名就讀伊斯蘭中學的學生話要自殺,獲救後指因為沒錢買校服,自此就有資助計劃。「早幾年,公公八十四歲生日,他老了,經常覺得自己好快會離開,他捉住我隻手話﹕『呢間鋪係我爸爸留俾我,你一定要繼續做落去。』所以雖然賺得唔多,我都會繼續做落去。」說時, Jennifer已紅了雙眼。

新義安向前 曾在豐昌順打工


向前

方業光特意撰信予記者,透露社團新義安創辦人向前(又名向義方)曾在豐昌順打工。話說豐昌順染廠從汕尾市海豐縣遷來香港九龍城後,本身是海陸豐縣人的向前,是廠長林長泰的好友,在染廠做工頭。方業光指向前年紀雖輕,但異常聰明,不久即在九龍城結識很多同鄉,組織工會,名叫「義安工會」(潮州府古代叫義安府),會址就設在豐昌順染廠。後來會眾漸多,並經營字花賭博,賺了不少錢,才於衙前圍道購入物業做會址。後來向前離開豐昌順,會名亦改為「新義安」,成為九龍著名幫會。方業光幼年時曾到豐昌順染廠吃飯,與向前同席,當時林長泰稱呼其為「老向」,至今難忘。

文壇掌故專家 別號方詩人




方業光又名方寬烈,畢業於嶺南大學經濟系,雖從商,卻熱愛書籍、文學。寬烈一名由佛教虛雲大師所改,有「慈悲喜拾」之意。他埋頭寫作,已出版八本書,包括《香港文壇往事》、《漣漪詩詞》及《濠江荒謬歲月》等。獲倪匡授權續寫其作品的作家沈西城,尊稱方寬烈為「文壇掌故專家」,稱呼他叫「方詩人」。二人相識三十年,近年成為好友。沈西城表示,熱衷文壇掌故的專家已絕無僅有,方寬烈憑個人之力,蒐集資料,記錄中港澳台四地的文壇變化,涵蓋民國時期到近代,範圍之大之廣,堪稱香港第一人。「有人話佢傻,但我十分佩服老人家一把年紀,仍有一股拼勁,孜孜不倦地寫作。」沈西城說。

撰文:鄭佩珊
攝影:廖健昌
資料:黃翠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vb4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