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日本的不幸事件、利比亞的戰爭和中東的戰亂,人們都不停沽售,導致了波動指數的高企。儘管賣吧,也沒有多少空間可以再賣了。
波動指數的上升,對我而言,不過是反映人們都很驚恐罷了,而該指數剛經歷了20年來最大的雙週變動。我想東尼大概會喝著啤酒、抽著雪茄,在路上大搖大擺地慶祝,因為能以低價購股。
波動指數高了,說明市場氣氛緊張了,貪念少了,機會來了。我不是什麼數學家,但希望各位明白我的邏輯。
隨著新興市場通脹升溫,美國和歐洲的通脹情況又開始重現,我認為只有那些希望虧錢的人才會購買債券。
南華早報
在成本上升、廣告業務受挫後,人們都質疑南華早報(583)還有什麼前景。
沒有人知道,不過報告裡有簡略提到南華早報跟某些公司債券所有瓜葛,因此謝謝了,我對它沒有興趣。
我不介意公司囤積現金,但我不能容忍董事們或是經理們當自己是基金經理般,將公司的資金置於危牆之下,又不透露到底投資了什麼。我也不介意公司不進行私有化,畢竟那溢價也不會高到哪兒去。
北京首都機場(694)
無論是在牛市還是熊市,我對此股的看法都應驗了。在母公司將大量負債轉移至北京首都機場,因此它就能購買跟機場新翼有關,價值又過高的資產了。
時間過去,證明了它的確是家表現不佳的公司。那麼其2010年的年報呢?它的未來又怎樣呢?
此外,它需要在2013年清還75億元人民幣,在2015和2017年分段清還49億元的債權。還要通過歐洲投資銀行和本地的金融機構,在未來20年以每年3億的價錢,歸還向母公司借來的款項。
現金流暫時比獲利高,這是因為折舊的回撥,但機場始終需要翻新,屆時它將遇上關鍵時刻。
現在首都機場已經在進行擴展,先是擴張2號客運大樓,再想為3號大樓增添一幢建築,再想增添第四條跑道。現在它已經負債累累,到底要怎樣才能為這些項目進行融資呢?
北京首都機場不單有家對自己灌輸負債的母公司,而且在沒有什麼資金可言的時候還談什麼擴張和增長?為什麼控股母公司不能放手讓子公司做該做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