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活
膠樽鞋運動 腳踏膠樽 走過 赤貧土地
2013年02月01日 ~~ 第914期 飲食男女
這是一幀在 Facebook流傳的照片。
鏡頭下,東非小孩腳板泥巴巴,腳踏一對用廢棄膠樽製成的「鞋」。
照片背後,藏了鮮為人知的數字:
全球每十人當中,就有一人因沒鞋可穿,導致身體受病菌感染,甚至死亡。
許多人看見這畫面,嘆氣連連;亦有人嘖嘖稱奇,馬上轉發;更多人沒頭沒腦地按下一個個「 like」……
然而,有人看透膠樽鞋象徵的美好意義,決定身體力行,踏足赤貧。
膠樽鞋運動
Ken穿上自製的膠樽鞋,由香港遠赴印度,體驗良多。
這人是社工黃一龐( Ken)。去年十二月,他嘗試代入東非小孩的處境:沒鞋可穿會怎樣?
於是他當起背包客,獨個兒到雲南、緬甸、印度等地遊歷;三十多天的行程中,堅持只穿「膠樽鞋」─由兩個 Bonaqua水樽製作,以尼龍繩綁成人字拖。
盯住那雙給踏得扁扁的膠樽,按捺不住好奇:如此簡陋,豈不教腳板活受罪?
「痛啊!尤其走石仔地,有點似腳底按摩。」 Ken打哈哈地說:「不過穿久了,它會順着你的腳板改變形態,愈穿愈舒服。」
聽罷半信半疑,馬上穿起來走幾步─感覺不如想像中痛苦,不過膠樽凹凸不平,某些位置如釘子般頂住腳板,得調節步伐才行,走斜路或樓梯就更得步步為營!
這膠樽鞋走起來聲音嚓嚓嚓嚓的,可以想像,旅途上每個擦肩而過的人,也向 Ken投以奇異眼光;好些大着膽子問:沒錢買鞋麼?生活很苦嗎?還是為了宣揚環保?
但,正因為膠樽鞋格外奪目,意外地變作一把鎖匙,替 Ken打開一個個話匣子,在火車、街頭、食肆、民宿等地方認識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一起談世界,討論貧窮。
所以, Ken把膠樽鞋喚作「朋友號」─既是他的貼身旅伴,同時為他交朋結友。
在印度逗留期間,「朋友號」帶 Ken穿梭平民聚居的社區,跳進神秘莫測的恆河;來到世俗眼中的赤貧之地,目睹的卻是一幕幕美好風景:
於德蘭修女建立的「垂死之家」,來自不同地方的義工放下身段,替垂死病人清潔身體、處理大小二便;當雜工的十來歲少年,每天賺得二百盧比(約三十港元),家園剛被大雨沖塌,依然若無其事的談笑風生;最深刻一幕,要說到一個滂沱大雨的下午:其時 Ken身處加爾各答的街市,渾身濕透甚狼狽,最糟糕是膠樽鞋忽然斷開,引來大群人圍觀,徬徨到不得了!
這時候,一位先生走過來,把一袋東西塞給他。「裏面都是膠樽和繩子,好讓我能替換新的。那刻感動得差點哭出來!」 Ken搖搖頭。
就這樣,他沿路把膠樽鞋修修補補,並把其中兩對留在印度:一對送贈街頭偶遇的赤腳小孩,另一對則交到「垂死之家」的修女手中,作為禮物。
去年大除夕, Ken安然回到香港。然而旅程只屬事情的開端─膠樽鞋的任務,現在才算正式開始。
一路上,「朋友號」成為 Ken的夥伴,帶他走遍貧窮國度。
Ken帶着筆記本,把旅途中跟別人的交談仔細記錄。
印度苦行僧 Sadhu,興高采烈地試穿「朋友號」!
印度小孩送上的小繩,他保留至今。
就連流浪小貓也對「朋友號」深感興趣!
不懂知足才是徹底貧窮
跟「朋友號」結伴同行後, Ken體會到一個道理:膠樽鞋絕非貧窮代名詞。
「它彰顯出甚麼叫『人窮志不短』!像那東非小朋友,沒逆來順受向命運低頭,反而尋找有用資源,發揮創意,拼命生存下去。」他一臉讚嘆地。
膠樽鞋為他帶來巨大震撼,大概跟個人經歷有點關係: Ken小時生活清貧,媽媽在內地當教師,來港定居後找不到工作,一家五口住在板間房:「全家擠在一起睡,張床太短,還得駁一張櫈才夠位呢。」
他牢牢記得,當年父母掙的錢雖然不多,仍經常接濟有需要的人:「看到有人行乞一定給錢,不會忘記對人的基本關懷。」
這種身教,潛移默化似地,變成 Ken的做人志氣和信念。
大學畢業後,他成為註冊社工,從事團隊訓練,替各大企業帶領外展活動,也在大學當兼職講師;但,有個問號一直在他腦海盤旋:面對世界不公平,作為年青力壯的一群,該怎麼回應?
直到三年前,他成立「本一義工隊」,成員包括 IT人、設計師、紀律部隊等,每年組織籌款活動:捱肚餓支持饑饉三十、跑馬拉松為山區兒童助學、踩單車助養印度小孩……去年更厲害, Ken在遠赴印度旅行前,曾跟十數位隊友穿上膠樽鞋,由曼谷徒步廿小時到芭堤雅!
「純粹捐錢沒啥意思,貢獻一份力量更實在,體會也更深。」他這樣說。
一堆膠樽,可以是垃圾,也可成為某些人的生活所需。
膠樽鞋,能否作為對抗貧窮的一種態度?
這畫面叫人反思:沒鞋穿很窮苦?還是貪得無厭最貧窮?
(左起)阿立、 Joan及 Ken同屬「本一義工隊」成員,決心推廣膠樽鞋運動。
回到物質富裕的香港, Ken還未脫下他的「朋友號」,正摩拳擦掌進行大計─發起「膠樽鞋運動」,呼籲大家自製「朋友號」穿著,感受貧而不窮的精神。
早陣子,一群義工朋友率先示範,不論上下班、坐港鐵、逛超市、泡咖啡店……紛紛穿起膠樽鞋;時間地點並不重要,重點是給自己一個反省生活的機會。
義工隊成員 Joan說,每次穿上膠樽鞋,不期然想起家裏一對對漂亮鞋子:「以往有些鞋穿到舊了,總心思思想丟掉,有藉口買一對新的;其實比起膠樽鞋,舊鞋簡直超級舒適!」
另一隊員阿立點頭和應:「『朋友號』好像一個提醒,叫我們別計算自己欠缺甚麼,而是擁有甚麼。」
在香港鬧市穿膠樽鞋,也許需要勇氣:有人以為他們是儍子,亦有人悄悄掏出手機拍照─但只要有人願意開口發問,他們自會不厭其煩地,把關於東非小孩的故事解釋一遍。
接下來, Ken和一班拍檔將年初四定為「膠樽鞋日」,屆時將在維園教人製作膠樽鞋,浩浩蕩蕩地走出銅鑼灣鬧市,用雙腳體驗「赤貧」。
Ken提醒大家帶備以下物品前來:知足的笑臉、開放的心境、粗壯的膽量……
「許多人以為命運令人貧窮,但其實真正元兇是社會和制度。惟有從教育入手,才能真正消滅貧窮,以個人的微小力量,為世界帶來一點改變。」
他一直相信,現代人的窮,並不源自物質缺乏,而是不懂感恩,不知滿足─那才是一無所有地貧窮。
近日,「本一義工隊」成員穿上「朋友號」到處走,並拍下照片上載網站。
DIY膠樽鞋
1.兩個膠樽、一支筆、一條尼龍繩,就可製作膠樽鞋。
2.首先扭開樽蓋,用手把膠樽壓扁。
3.踏上去踩平,用筆尖在樽身穿四個小洞。
4.穿入尼龍繩,以「人字拖」方式綁結即成。
二月十三,膠樽鞋日
年初四晚, Ken及一班義工將在維園教授製作膠樽鞋,然後帶領參加者穿梭銅鑼灣鬧市。有興趣參加,可到專頁查詢詳情。
日期: 2月 13日(星期三)
時間:晚上 7時至 9時
地點:銅鑼灣維園籃球場
網站: http://www.facebook.com/bottleshoes
撰文:陳俊傑
攝影:黃健峰
鳴謝:部分照片由 Ken提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