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電影播放完畢,大銀幕上定必有一堆細字「碌」出來,先是演員、導演、編劇,然後是配樂、服裝、道具等等,到人潮散去時,「劇照」這個職位大抵有機會出場。
方浩源,因獲得今屆金像獎專業精神獎,也有機會從片場最暗處走出來。他的性格與工作十分相稱,低調內斂,七十年代入行後,嘉禾電影的劇照大多出自他手筆,與國際巨星成龍和洪金寶等私交甚篤,但他私底下仍然是個住居屋、過着簡單生活的攝影發燒友。「電影是虛幻的,無論爆炸場面幾誇張,演員令你感動流淚,其實都是堆砌出來的,真正令我有感受的是到山區影小朋友,他們的純真,最值得記錄下來。」電影雖假,但戲棚裏的感情是真,他最珍惜這種大夥兒的生活,可惜本港電影式微,像他這種曾長期受聘電影公司的劇照師已消失,但他深信憑着尊重、專注就能影出好照片。片場內外,無論相中人的情感是真是假,他按下快門時的感覺準是真的。
透過鏡頭,用敏銳的眼睛觀察演員表情變化,按鈕把光影留住,「唔可以等開機拍攝才影,要留意人哋試戲,捕捉每個神情。」專注和尊重工作,是他的宗旨。
到訪方浩源的家,穿着一件樸實圓領T恤的他在大廈門口守候着,要不是胸前寫着「神話」,還有肩膀上「成龍出品」字樣,實在認不出他就是金像獎頒獎禮當晚,穿着筆挺西裝、表現既緊張又感動的得獎者。
「那天真是失禮,見到舊相片就忍不住想喊,好在大哥(成龍)叫我頂住,其實有很多嘢想講,但影后(葉德嫻)都只是講幾句,我這些小人物唔好講咁多啦。」他邊說邊招呼記者入屋,「地方『屈質』,不要介意。」
他從事電影三十多年,輩份高,人稱「源哥」,但他半點架子也沒有,謙虛地說專業精神獎是每個在戲棚下認真工作的人都應該有份。雖然這番話有點老土,但出自他的口,感覺又幾真誠。
方浩源經常出埠公幹,足迹處處,九二年與李嘉欣、元彪等人到西藏拍攝《西藏小子》。
「最重要是認真和有責任心,試過有初入行細路,只是開機拍時埋去撳兩張就算,這樣不專業,不是無開機就無嘢做,要留意他們試戲,覺得靚,需要就影下來。」
他七三年入行,在嘉禾當劇照師,幾乎所有成龍和洪金寶的電影,劇照、花絮等都出自他的手筆,「最鍾意試戲時影,有行家問我點解一日影成四、五GB相。」試戲有演員不同程度的表情演繹,他統統記下來,「拍打戲,因為動作危險,可能令演員受傷,好多時是試戲時出現。」
他視劇照為電影製作的紀錄,工作時,總會躲在攝錄機旁邊,等待合適的一刻,把光影停留,「記得拍《帝女花》,龍劍笙和梅雪詩唱『香夭』喊苦喊忽、七情上面,要捕捉他們的表情,那時影相有快門聲都影響不到演員,反而聽到喳聲他們更投入。」
年代不同,要求不同,今時今日影劇照不能有聲。他七十年代買過一個滅聲盒,價錢貴過相機一倍,他更與師傅在家裏自設黑房,第一時間把拍下來的相片沖曬。
「未入行前在電子廠工作,原來對面屋住了個劇照師,以前覺得他好奇怪和神秘,拿着個大箱,經常半夜三更出去,朝早回來。」閒聊間,得知那位劇照師把家裏某部分改成黑房,對方邀請他去玩,在這個五呎乘十呎的小天地玩上癮。
「以前做工廠好多假期,會搞旅行影相,影相識女仔好易,約工廠的女仔去影相,丁字腳、側側面、轉身,啲甫士好娘的,我老婆都是這樣識的。」他笑說。
他曾報讀職業訓練學校的函授課程,不用上課,只是跟攝影書自學,直到踏足師傅陳旭的黑房,才學得最多,「由基本功開始,學沖菲林,但師傅驚你出錯,所以第一樣要做的是把曬完的相片拎去過光機(熨乾相片),一日過成一千幾百張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