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擁有一副整齊潔白的牙齒,但事實並非必然,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因骨骼生長差異,有機會造成倒及牙、哨牙等問題,影響外觀之餘,還會窒礙進食和語言學習。故此有專家建議,兒童於7歲前應進行牙齒矯正檢查及評估,及早治療,免除後患。
大部分需要矯正的牙齒問題如倒及牙、哨牙、牙肉凸出等,屬先天性遺傳,兒童到了6至10歲乳齒轉換成恒齒的期間,這些問題便會浮現。若牙床空間不足以容納新生牙齒,往往會出現牙齒擠迫及爆牙情況;骨骼生長急速,顎骨發展異常,亦會影響牙齒排列,造成倒及牙、牙肉凸出,甚至哨牙問題。 牙齒矯正科專科醫生劉潤華表示,上述情況會窒礙兒童成長,出現咬合不正、語言學習阻礙、進食和咀嚼能力不佳等問題,亦會影響外觀和心理發展,對兒童身心發育造成深遠影響,有需要及早作出矯正。 劉醫生表示,牙齒矯正是指利用矯正器,讓牙齒與顎骨逐步移動及變化,達至理想的位置。因此趁着兒童顎骨發育未完全的階段進行矯正,牙齒移動的速度及效果亦會相對較佳。相反,成年人的面部和骨骼型格已基本固定,單通過牙齒矯正治療難以改變。需要時要配合牙齒矯正和頜面外科手術,才能矯正成年人顎部的偏差。 故此,香港矯齒學會建議兒童應於7歲或之前由牙齒矯正科專科醫生對牙齒矯正的需求進行首次評估,醫生會監察兒童的顎骨生長和牙齒發育情況,包括口腔檢查、家族病歷史、X光檢查等,以確定開始治療的最佳時機。一般情況而言,兒童約於10至15歲便需要接受牙齒矯正治療,有個別情況,會於10歲前進行前期鄂骨或牙齒矯正治療。 牙齒矯正可分為部分或整個口腔的牙齒矯正。進行部分牙齒矯正為「前排箍牙」,例如矯正前排6至8顆牙齒,大約數個月便完成療程;而「全排箍牙」矯正法,即矯正整個口腔的牙齒,約1至2年便完成療程。如涉及特殊情況,治療者可能需要其他牙科服務配合療程如磨牙等。不少人擔心採用牙齒矯正器(牙箍)期間會影響外觀,其實牙箍有外箍和內箍兩種類型,前者可用於兒童,置於牙齒外圍;後者則多為成年人選用,置於牙齒後表面,不易察覺,不少明星藝人亦會採用。 牙齒矯正科專科醫生會因應牙齒生長情況,建議治療者採用活動式或固定式牙箍,甚至兩者混合使用。活動式牙箍可以取下清洗,可矯正較輕微的畸牙問題,但不能用於較複雜的牙齒移動;固定式器具則不能取出清洗,可用於較複雜的牙齒問題,醫生亦能對牙齒的位置進行完全控制。劉醫生指出,完成矯正療程後,牙齒仍有傾向移回原來的位置,因此治療者仍需要佩戴固定器。 矯正期間,患者要避免食用堅硬食物,以防牙箍鬆脫,亦應避免進食黏稠的食物,影響牙箍清潔。治療者亦需要保持良好的口腔衞生,經常清潔牙齒和牙箍,以防止蛀牙和牙周病發生,萬一牙箍鬆脫,要立即通知牙齒矯正科醫生。
7歲前接受評估
固定器防止移位
愈早接受矯齒,效果愈OK!(設計對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