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生瘡或長出痱滋,很多人以為是熱氣之故,大多當作平常事,多數以鹽水潄口或飲涼茶、解毒湯應付。然而當口瘡或潰瘍久久未癒,就要當心會否是其他病變。奪命口腔癌,最初病徵便是一處細小的潰瘍、突起物或痱滋,這些徵狀都不可忽視!以下兩位個案主人翁,告訴大家口生異物或潰爛,一定要正視!

口腔內的小肉粒、小潰瘍不可忽視!

黎女士大約兩三年前發現口腔內有顆肉粒,她當時這樣處理:「我有見過醫生,他檢查後沒說是甚麼,叫我觀察吓,之後我也沒理會了……」。她口中的「那顆東西」,生長在口腔內上顎位置,像一顆紅豆大小的肉粒。不痛不癢不流血也沒長大,她就由得它「住」在口腔內。

「雖然那顆東西沒長大,但有時進食時食物會頂着,有點不舒服,所以去年底我忍不住請醫生幫我割除!誰知化驗報告說該東西有問題,我才知道嚴重性,急急訪尋名醫……」黎女士說。

原來切除出來的肉粒,經病理化驗後證實有惡性細胞,醫生建議黎女士見頭頸癌專家,作進一步檢查及治療。去年底,她在朋友推介下找到養和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主管韋霖醫生。

「韋醫生看了我的報告,為我再詳細檢查後,說要做進一步的切除手術,將癌腫的邊緣位也切除才安全,切完後上顎會有一個窿,要戴牙托封住,否則無法進食……」黎女士向記者說。

韋霖醫生指出,如口腔有痱滋或異物久久未癒,便要見醫生檢查清楚!

不痛痱滋 原來是癌

另一位患者是五十四歲的何女士,她是這樣發現病變的:「○八年我去日本旅行,吃炸豬扒時有團友說我滿口是血,我當時大吃一驚。回到酒店後照鏡檢查清楚,發現右邊大牙位置有一個像痱滋一樣的潰瘍。」

以為是痱滋,何女士也就沒有特別理會,但約一星期後她發覺潰瘍位置仍未痊癒,而更奇怪的是完全沒有痛楚,所以為安全計她還是見了家庭醫生,「醫生檢查後都說是痱滋,開了抗生素,但我服完一個療程未好再覆診,他仍然說是痱滋,仍然是開同一種藥。三星期後,我認為不妥了,叫醫生請他無論如何幫我割出來驗一驗,哪知一驗就發現有癌細胞!」何女士說。當晚,家庭醫生立即為她找來兩位頭頸癌專家,何女士最終找到韋霖醫生。

電影《兩小無猜》飾演大鼻仔的英國男演員Jack Wild(左),○六年因口腔癌去世。

「韋醫生看過我的報告後,安排了電腦掃描進一步確定腫瘤大小,並預訂手術室,因為他說這種情況不能拖延。結果我在一個星期後做手術,將右邊上頜骨連同門牙以後的六隻牙齒全切除……」何女士說。

兩位生活健康的女士同樣患上口腔癌,年齡亦不算大,沒有任何高危風險因素,為何都會被癌症侵襲?

養和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主管韋霖醫生說,口腔癌是香港常見癌症的一類,每年都有約逾百宗新症。患者以年長人士居多,發病高峰年齡為五十至六十歲,但近年似有年輕化之趨勢。

口腔又分為多個區域,分別是上頷骨、下頷骨、口腔黏膜、口底、上顎包括硬顎及軟顎共六個區域,任何一區出現細胞變異,都可以生長出癌腫。

另外舌、嘴唇及口水腺都是口腔的一部分,亦可以出現癌變,所以口腔的癌症可以說是變化多端。

經常飲用烈酒、啤酒或任何酒精類飲品,都會增加患口腔癌風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inglife 的頭像
    stinglife

    娛樂八掛大放送★

    stacy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