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購買金融股,不論是銀行股、保險股,抑或券商股,就好似盲人橫過馬路,同樣「牙煙」。上週,摩根大通(JP Morgan)對沖投資驚爆虧蝕二十億美元,事件反映金融機構「混賬」得多麼交關;同時,銀行放貸賺取息差的本業已被投機炒賣取代了。

恒生防守力強
事實上,西方銀行已淪為大型的對沖基金,利用平錢搵快錢,但只要走錯一步,十年辛苦鑽營的利潤即時「凍過水」。所以,分析金融股時,還怎能沿用舊時的一套?市賬率、派息或市盈率這一堆數字無法預示未來。慶幸的是,中資銀行絕少參與投機;不過,他們也要面對自身的問題,包括貸款質素及損失撥備兩方面。分析了數十間企業的年報後,我發現許多公司的槓桿比率十分高,還款能力成疑。這令我不禁對銀行「放水」的寬鬆程度感到不自在。我不知道最終被「走數」的貸款有多少,亦不清楚銀行是否做足撥備。唯一肯定的是,投資者最怕不確定因素,金融機構盈利透明度低的老問題再次浮面。可是,我不想「一竹篙打一船人」,起碼恒生銀行(11)能以身作則,告訴人們銀行的本業為何,即使不投機亦能賺錢。恒生的股東經常投訴五釐派息(六成派息率)少得可憐,他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在當下的金融亂局,恒生不失為一個棲身之所!

金融股以外
最近,金屬及石油價格回落,對中國恍如下了一場「及時雨」,皆因有助減輕企業生產成本,提高毛利,比起減息、減存款準備金率來得奏效。這些手段只是當局救市的帽子戲法,往往用不得其所。不過,風險資產價格下降亦有壞的一面。過去數年,這些資產吸引對沖基金、交易所買賣基金大舉投資。投資表現不濟意味着終有一天,投資者會敗興套現離場,觸發更多拋售,弱不禁風的公司率先倒閉。這些公司背後的大「水喉」是誰?當然是銀行!誰人承擔最多歐豬五國的債務?無錯又是銀行!埋單計數,過去三年,損失大約六成!一旦政府債券泡沫爆破,你能想像觸發起的連鎖損失會多大?後果無人知曉,現時金融股變幻莫測,我建議你還是集中精神在管治一流的企業,要有穩定的收入及現金流,用作資本開支和派息。最後,雖然本欄題目開玩笑說無錢還有Visa卡,但切莫學金融機構般「混賬」,先使未來錢! 祝君好運!艾薩(http://ijsofaer@yahoo.com)

艾薩Isaac Sofaer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 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 mailto:ed_bn@nextmedia.com ####


長線一百萬元基金

arrow
arrow

    sting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