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近有調查發現,每三名受訪兒童中就有一人偏食,而偏食的兒童中有三成會有便秘問題。除了營養失衡,長期偏食可能會影響腦部與身體肌肉的發育,導致體形偏胖、較矮,甚至情緒低落或脾氣暴躁等。學童的偏食習慣很多時經過老師和家長的努力,也能慢慢糾正過來,以下是一些供家長參考的實用小貼士。

家長以身作則最有效

首先是改變食物的外觀,藉此吸引孩子進食,假如孩子討厭進食蔬菜,家長不妨動動腦筋,嘗試改變蔬菜的擺放方法,例如將蔬菜擺放成得意有趣的形狀,讓孩子有新鮮感,或許可增加進食的意欲。其次是逐步增加進食份量,剛開始時家長可鼓勵孩子只進食小量抗拒的食物,讓孩子輕易達成目標,從中獲得成功感,之後逐漸增加進食份量。有了之前的經驗,孩子或許不會再抗拒進食某種食物。家長也可以跟孩子創造一個有利的家庭環境,例如全家一起開開心心的吃,因為若家長一方面要求孩子吃水果,但是自己卻對水果敬而遠之,自然欠缺說服力。若家長能以身作則,自然會對孩子起到鼓勵作用。另外,家長又不妨與孩子一起烹煮他抗拒的食物,例如利用蔬菜來製作沙律,孩子有份參與食物的製作過程,自然有興趣想嚐一嚐。家長也可善用坊間的圖書及繪本等,甚至購買食物模型,向孩子講解不同食物的營養價值及對身體的好處,讓孩子增加對有關食物的認識,有助減低孩子對某種食物的抗拒感。處理孩子的偏食問題的確令家長頭痛萬分,但只要家長動動腦筋,再加點創意,情況總會有改善。撰文:協康會青蔥計劃總經理鄭家寶電郵: mailto:slp@heephong.org隔周四刊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acy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